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八卷目錄

 南康府部彙考二

  南康府山川考二

  南康府城池考

  南康府關梁考

  南康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八百六十八卷

南康府部彙考二

南康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志合載

建昌縣

歐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即雲居山。世傳歐岌得道於此,山中有真如禪院。

鳳棲山 ,在縣西十五里。下有同安寺。

將軍山 ,在縣北十六里。舊名「軍山」 ,有樊將軍廟。

長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宋岳飛與李成屯兵相持之處。

迴城山 ,在縣西五十里。中有高峰,峨然如城郭。

城門山 在縣西八十里。山形雙峙,遠望如城門。中有飛泉,溉田甚廣。

金盆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其下有坡堰,名曰「泉東。」

蟠龍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德政鄉。山形旋伏如鳳。同安寺在其麓,上有獅子、象王、佛頭、缽盂、羅漢等峰。臨河有太子洞,中可容數人。

越山 在縣西四十里。群山環繞,聳拔峻削。上有平窩,四周如城,曲徑可達,中容千人。土人嘗避兵焉。

黃荊洞,山 險峻不可行,有馬尾泉,飛噴如霧,《海昏奇觀》。

下城洞山 去桃花峰三里許,洞中有鐵封墓,傳為吳王陵。

茶嶺 在縣東六十里豐安鄉。俗傳許遜插柏其上,仙跡道院遺址尚存。

桃花峰 在治西八十里。峻聳入雲,其下桃花流出,故名。有石屋,傳丁令威沖舉處。峰半有山生鐵,封錮,傳為吳王母陵。又謂「沖舉者乃守陵閹人,姓丁,非丁令威也。」

白楊水 ,在縣西七十里,源出白梅陂。

明月湖 在縣西四十里雲居山上。其水泓涵澄澈,瑩然如月。

南湖   、東白湖  、大岸湖。

沙湖   河滸湖

蓮花洲 在縣西江心五里。諺云:「蓮花到縣前,《建昌出狀元》。」

蛇骨洲 ,在縣西十七里。晉永嘉中,有長蛇三十餘丈,以氣吸人。許遜、吳猛有神術,率徒往殺之,聚骨成洲。

青石井

七靖井 在縣內。晉永嘉中,許旌陽嘗煉丹於黃龍山,有蛟魅為祟,輒作洪水,欲漂丹室,旌陽擒之,釘於石壁,還郡。時海昏有巨蛇據山為穴,吐氣為雲,旌陽誅之。法北斗七星,每靖置一靖,并以鎮之。

卓劍泉 在縣南四十里廣福觀。世傳許遜斬蛇淬劍於此。

溫泉 在縣西八十里

吳猛泉 在縣西三里冷水觀旁。晉吳猛遊息之所。《方輿記》云:「人有瘡痍,或飲或洗,立愈。」 每逢上已重陽,就之祈雨,甚應。

珠溪水 在縣東十五里。又名青樹灣。世傳漢元和間,明月珠出豫章海昏,大如雞子,即其處。修水 ,在縣治南,源出南昌府寧武縣幕阜山,遠而徑達於江,故名。郭璞云:「有水名修,有魚名鯈。天下大亂,此地無憂。邑人稱為西河。」

帽帶水 在縣治前。以其暎帶於縣之東西,故名。

布水 ,在縣西四十里。以歐山有湫澤,其湧泄垂流三十餘丈,形如曳布,故名。

楓林水 ,在縣西十里,源出雲居山。

蛇子徑水 在縣南十里。俗傳晉吳猛殺大蛇,蛇子穿地成穴,流水灌通。

西江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雲居山。「掘土水 」 ,在縣北二十里熊孝子墓側,有泉自土坑中湧出成港。

白沙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雲居山。東「向家山」 水 ,在縣北五十里,流徑九溪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