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道年八十餘,不飲食。咸和甲子,托劍化形而去。壇內有九曲池。

忠孝堂 在府治內。宋郡守張滉繪晉太傅王祥、唐刺史顏卿於內,故名。

石廩 :在府城東三十九里,狀如廩,中可容千斛。荀伯子《記》云:「石廩開則歲歉,閉則年豐。」 今其跡尚存。

石龍 ,在府城西三十四里。高丈餘,周六百五十步,隱起似龍,有鱗甲,故名。

思軒 在府治內。宋至和中,通判林慥建。曾鞏有《記》,王安石有《詩》。

崇仁縣

廢新建縣 ,在縣西南九十五里。

廢西寧縣 ,在縣南六十三里。

賞心樓 在縣東南,宋建。臨溪之景堪畫,故名「賞心。」

鳴琴閣 在縣治,宋建。

相山堂 在縣圃。宋令孫實建,後改為「放生亭。」 南阜亭 在縣南二里。元虞集嘗作《樂府》一曲,約熊少府遊此。

玉田 在縣南三十里玉田觀,即蕭子雲種玉處。

《三山小隱 》在縣南一十五里。宋尚書何異搜抉而出之山莊有山者三:曰浮石,曰巖石,曰玲瓏。奇崛鼎立,中貫一溪,可容舫,故合而名之曰《三山小隱》。

金谿縣

洛城 在縣西四十里。相傳梁周迪所築。歸飲亭 在縣治,宋建,亦名射亭。曾南豐有《記》。碧澗亭 在縣後車里。元里人何茂甫建,吳澄有《記》。

金禪師塔 ,在縣東五里。相傳有僧居此,有大履跡在山峽石上,塔制甚古。

宜黃縣

御書閣 在縣學,宋時建。

石廩 在縣南三十里。石梁橫空,長數十丈,南北相接,下平廣可容數百人。

迎恩橋 按《一統志》「縣北鳳山前,元吳澄有記。」 樂安縣

巴山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梁於此置巴郡及縣,隋廢。

神運城 ,在縣南八十里。相傳唐羅僕射領兵逐寇,夜有神助,遺跡尚存。

廢安浦縣 在縣西南六十里。以上三縣,俱吳置,隋併入崇仁。

石月 ,在縣北六十里。世傳王司空閱武山中,營日月,以為游觀之所,下有足跡,長可二尺餘。《東鄉縣》

荊公釣臺 在五都驪塘。

北谷 在崇信鄉,羅必元隱處。

畫洞 「雷度讀書處」 ,今廢。

墳墓附

本府。臨川縣附郭。

春秋趙簡子墓 《唐十道志》載,「臨川有趙簡子鞅墓。」

宋晏元獻祖墓 名殊,在府城北沙河。相傳元獻曾祖自高安居臨川,垂沒,謂子郜曰:「我死葬於床下。」 郜徙家而葬焉。

桑漸墓 在府城西。漸,宋臨川令也。

明徐瓊墓 在臨川縣金玉臺,弘治間敕葬。吳昊墓 在臨川縣中陂山,敕葬。

崇仁縣

宋樂史墓 ,在縣西南青雲鄉。

羅點墓 在縣十二都蛇坑。

何異墓 在縣二十二都浮石山莊。

謝公旦墓 在縣十五都何源山塘。

李劉墓 在縣二十五都白沙里。

吳沆墓 在縣居茶山

元吳澄墓 在縣東南十三都左橋之神頓坑。虞集墓 在縣二十四都滓原,徙葬邑門外之官路傍。

明吳與弼墓 在縣境

金谿縣

宋王寺丞墓 荊公祖也,在金谿縣靈谷山。陸九淵墓 ,在縣永興寺後山,距母「饒氏夫人墓」 為近。

宜黃縣

宋鄒極墓 在縣玉田寺後。

樂安縣

五代羅隱墓 在縣羅家潭。昔有漁者入潭,見石上有大字,不能辨。後水落石出,視之,乃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