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七十六卷目錄

 九江府部彙考四

  九江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九江府驛遞考

  九江府兵制考

  九江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八百七十六卷

九江府部彙考四

九江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縣志合載

德化縣

能仁寺 在府治東。舊名承天院。肇自梁武。宋仁宗時,白雲端禪師大開法席。元祐間,有鐵佛乘石船於江上,托夢於寺僧江岸相迎。翌日僧至江岸,果見鐵佛迎寺耑祀。元壬辰兵燬,明洪武十二年重建。弘治二年改今名。崇禎七年,巡道王思任修,里民王少溪捐貲復圮。古巖禪師修天王殿,造圍牆、左右禪房。今府習儀此處。舍利寺 在府治西北。宋建炎二年,太一禪師開創。元壬辰燬,明洪武二年復興。成化四年,僧宗秀復建廊舍,繪塑神像。邑人周慶有記。萬曆間遷於南薰門,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四年,僧脫塵重建。

龍池寺 在府城西門外甘棠湖北,晉慧遠開創,宋紹興重建。元壬辰燬,明洪武十一年復興。寺基為僧典賣殆盡,佛殿僅存。

皇清順治十八年,回祿知府陳謙清復舊址,重建殿。

宇,永為十方叢林,里民盧士明等倡首募修。海天寺 在龍開河岸。明正德間,副使馮顯因其地低窪,築堤建寺。嘉靖間,戶部主事鄒輗建樓於後,扁曰「山水之間。」 今已拆毀,舊址尚存。接眾寺 在府東門外花果園。康熙九年,僧性慧重修。

天池寺 在廬山之巔。上有一池,四時不涸。宋嘉定間開創塔,係韓𠈁胄所造。元壬辰兵燬,明洪武六年復建。太祖因周顛賜《碑記》及銅鐘、象鼓。中大佛三尊。邑民陳廷綱奉造。

霞封寺 ,在天池寺後里許。明初葬赤腳僧肉身於此。今人并寺名呼為「祖師塔。」

東林寺 :在廬山之麓。晉太元九年慧遠開建。宋改為禪寺。紹興間燬,明洪武六年重修。萬曆間,有僧大梆與徒寂融,興造神運殿、淨業堂、禪房。崇禎間,豐城熊水部汝學督關荊州府,造金剛塔殿,送寺奉供。扁曰「以此報本。」

皇清十三年,僧照忍采善募修「五如來殿」司理席教。

事捐俸建。康熙五年,僧宗微等募修「遠公影堂」 ,兵道蔡協吉捐,郡人黃雲師同建。

西林寺 在廬山之麓,晉太元間慧永開建,隋開皇間重修,唐宋尤盛。元壬辰兵燬,明洪武十四年復建,崇禎間建塔。

皇清順治十一年,古嶷禪師開法西林,遂為禪寺。

圓通寺 在廬山石耳峰下,南唐李後主建。元末兵燬,明洪武四年重建。歐陽修過寺,與居訥禪師語達旦,訥為之作「夜話亭。」 今圮。寺內有田。

皇清順治九年,奉巡撫蔡立僧戶,尋廢。康熙十一年,

藩司劉賑荒至郡,復著僧自納,免其里役。竹林寺 在天池之南,有名無寺,惟鐘聲燈影可憑,時或見之。石罅中有「清虛靈臺」 四字,外有「竹林寺」 三字。李夢陽云:「非篆非隸,周顛僊筆也。」 明天啟間,主事王行健父忽見巖上有字跡,筆勢蒼古,眾僧謂在山者亦未嘗見。昔御史桑喬遍覓,總無所睹。

青雲寺 在馬耳峰

上大林寺 ,在廬山之巔,晉創。元末兵燬,明宣德間增修。寺前有「寶樹」 二株,莫紀其年,曲幹垂枝,圓旋如蓋,即秦松漢柏,亦無比奇。一為傴僧伐賣,與主事劉芳聲作秘器,載之南下,是可恨也。

中大林寺 在廬山錦澗橋北,晉慧遠創。明洪武十五年重建。弘治間,僧明旵修。

下大林寺 在廬山錦澗橋西,唐太和間建,明宣德八年重建。成化間僧性釗募修。

上崇福寺 ,在講經臺下,晉慧遠開創。明弘治間,僧性端修。

下崇福寺 在講經臺下。宋元豐開創,元兵燬,明宣德間重建。

上化成寺 ,在講經臺下,晉慧遠建。

中化成寺 在香爐峰右,隋開皇建。

下化成寺 ,在香爐峰下,晉建元末燬,明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