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撫州府星野考        通志

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於辰則丑,於次則星紀,於宿則斗、牛、女。」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後漢書天文志》:「玉衡,斗九星也,第六星主揚州,常以五巳日候之,乙巳為豫章。」

《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又析斗女分豫章,入斗十度。」

《唐書天文志》:「南斗、牽牛、婺女,星紀之次也。丑初起斗九度,中斗二十四度,終女七度。其分野豫章郡,西濱彭蠡,南踰嶺徼。」

《明清類天文書》:「南斗六星,中二星曰天相,主豫章。」

《一統志》:撫州,入斗六度。

《臨川縣志》,唐僧一行以「雲漢終始,表裏江河,分山河紀絡於兩界,別陰陽升降於四維,四戰帝墟八舍,海國界盡華彝,綱紀州郡,如指諸掌。」 謂星紀當雲漢下流,百川歸焉。故其分野自南河下流,窮南紀之曲,東南負海,為南星紀,則吳越若相值矣。蓋歷代所未發,說者稱其卓越千古,然蘇伯衡又譏其疏遠,豈亦有微憾乎?《漢志》云:「吳地,斗之分野;越地,牽牛,女之分野。豫章,吳也。」 一行以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則疆場舛矣。夫星辰之遠,度數之微,其是非之較,吾不能齊也。乃若其地,則為吳也舊矣,故吾從入斗者焉。或云大分屬斗,而餘入牽牛,則不可知,是《豫章》當在斗牛之間矣。

撫州府山川考        府志

本府。臨川縣附郭。

仙臨山 在府城南一十五里。上有集仙觀,王、郭二仙嘗至此,故名。

英巨山 在府東二十三里。山巖內有石人坐磐石上,人體有塵穢則興,風潤則致雨,晴日遍體清瑩如玉。

井山 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即黃華姑修真之所。有明真觀,丹井在上,故名。

龍會山 在府城西四十里。雙峰聳立,上有曾真君仙壇。中有四穴如馬蹄,其泉清洌,人呼為「馬蹄泉。」 舊傳,雙峰高者為陽,南五里有溫湯;低者為陰,北五里有冷水。

靈谷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中有石室靈像。《臨川記》云:「懸崖半岫,有瀑飛流,分於木杪,映日望之如掣練。」 宋王安石《靈谷詩序》:吾州之東南有靈谷者,江南之名山也。龍蛇之神異,虎豹翬翟之文章,楩楠豫章,竹箭之材,皆自山出。而神林鬼冢魑魅之穴,與夫仙人釋子恢譎之觀,咸附託焉。至其淑靈清和之氣,盤礡委積於天地之間,萬物之所不能得者,乃屬之於人。

峨峰山 在府西四十六里。本名「銅山」 ,唐天寶中改今名。山巔有仙壇,絕頂有龍泉觀。

筆架山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諸峰排立,如筆架然。

免水山 在府城西北六十里。相傳唐堯洪水時,人登此山者免害,故名。唐天寶間改名堯山。雷公山 在府城南七十里。舊號大鹿山。山外有池,生碧蓮,南隅有井。魏末居人李天明禱雨至古樹下,遇五老人云:「吾姓雷,久處此井。」 或云:天明禱雨,霹靂從井出,因號雷公山。上有靈泉觀。

戚姑山 在府城南六十五里。舊傳,長安戚文秀女修道於此,乘雲而昇,後人亦稱為凌雲山。上有仙壇觀。宋李梅亭詩:「蹋翻碧澗泉中石,飛透丹霞洞裏天。更問戚姑無恙否,約渠東去看桑田。」

界山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接建昌府南城縣界。

羅首山 在府城東九十里,跨臨川、安仁之境。望仙山 在府城北九十里。世傳王、郭二仙望華蓋、浮丘仙處。

五峰 ,《臨川志》:「城中有五峰三市」 ,或謂青雲嶺、逍遙嶺、鹽嶺、蕭家嶺、興慶嶺而五。宋曾子固《贈撫州錢郎中》詩:「翠幕管絃三市晚,畫堂煙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