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峰秋》即此。青雲嶺在其最高結頂處,謂之「青雲第一峰。」

狀元峰 在府城西四十五里。挺然秀麗,世傳山下居人嘗有出狀元者。

金峰 :在府城北五十里,形如「金」 字。

桃花峰 :在府城東六十里。禱疫必應。

雄嵐峰 在府城東七十里。舊傳為王、郭二仙修煉之所,有茶竈丹爐遺跡。上有靈泉,鄉人抱疾者飲之多愈。

萬歲嶺 在府城西四十里。舊傳宋隆祐太后經過,指問此山之稱,人以「萬歲嶺」 對,故名。樟原嶺 在府城西四十里,石路高險,元豐城人陸祥叔傭工鑿平,側有雙黃井。

小門嶺 在府城北六十里。世傳王、郭二仙尋浮丘經此,上有三仙行祠。

黃仙姑巖 在府城東三十里,其巖有三。元虞集詩:「鐵色陰崖積石屯,玉顏窈窕鎮乾坤。上池降液作靈響,左角出雲成曉暾。手抉風雷穿月窟,坐當星斗直天門。昔人政有懷僊地,為挹清泉注一尊。」

羊角山石 在府治譙樓前。俗傳有人自西蜀青城山來尋羊角山,郡人指示之,其人扣石。青城山有書,石忽開,書入復合,人亦不知所往。汝水 ,其源上接旴江,流經金谿縣南,曲折行百餘里,東流合豫章水。其上流之分泒,自千金陂西流至郡城東,抱城而北,合宜黃、崇仁二縣溪水,流至南昌界,合豫章水入鄱陽湖。

連樊水 在府城西北五里。源出連樊山,流至郡城西,抱城而北,合於汝水。荀伯子《臨川記》曰:「東興人以木甑浸井中,後於連樊溪甘渚獲之。」 可見其源之遠。一云:此水比他水獨重,郡取為刻漏無差失。

臨水 在府城西一十里。源出崇仁縣臨川山,下流至西津,與汝水合。

夢江水 在府城南三十里。源出佛容山,下注汝水。

墨池 有二,一在府學,昔王羲之學書池上,池水盡黑,故名,宋曾鞏有《記》。一在金谿縣,距白水寺三里,乃謝靈運滌硯處。

臥冰池 在府城東孝義寺,俗傳為王祥故宅。按《晉書》,祥,瑯琊臨沂人。豈其避地廬江時曾經此,遂成遺跡耶?張右丞詩:「雖贋猶堪賞,前賢況可師。」

靈運池 在府城東四十里,距靈谷山二里。山頂有池,謝靈運為臨川內史時,日遊於此。放生池 舊因汝水為之。《古今詩話》載:唐末邕州蔡大夫遷撫州刺史,遊汝水放生,禁採捕,忽有人乘小舟釣其上,蔡使人捕之,釣者乃為詩云:「投卻長竿捲卻絲,手攜蓑笠獻新詩。臨川太守清如鏡,不是漁人下釣時。」 宋郡守朱正辭始即吳陂莊之南塘為之,置斗門以均蓄洩。白鹿泉 在府城寶應寺,世傳謝靈運翻經時,有白鹿跑地,泉湧出。宋陸游詩:「泉聲落環珮,肝肺為清涼。」

「一滴泉 」 :在府城萬壽寺,冬夏不竭。

紅泉 在府城西三十二里銅山下。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白鱓潭 在府城北一百里。相傳宋晏殊之先葬其祖,掘地得雙白鱓,一奔入潭,故名。溫湯 在府城西二十里。池中有伏石,分為二流,其陰水差寒,其陽水常沸。

文昌堰 在府城東汝水之滸。舊《圖經》云:「上直文昌星,故得名。」 《地讖》云:「文昌堰合狀元生。」 虎頭洲 在府城北三十里。宋治平中,郡人李權夢張樂送至洲上,俄登科,授虔州司李。蓋虎頭之應也。

朱井 在府城儒學西廡下,其泉清洌。

九十九井 在府治東南七里。俗傳周仙王與夫人共約曰:「一夕之內,爾織百縑,我開百井。」 至四更,夫人百縑已就,效雞鳴以激之,群雞皆和。仙王方得九十九井,聞雞鳴遂止。鄉人因立周仙王祠。

丹井 有三:一在府治西南魏壇觀,乃魏夫人煉丹之所。一在西北元妙觀,乃黃華姑煉丹之所。一在樂安縣南四十里玉庭觀,乃王郭二仙煉丹之地,前有王喬壇。

雙黃井 在府城西四十里。其甃乃雙黃木甑,至今不朽。舊傳曾真君煉丹處,鄉人立亭於上。《崇仁縣》

朝真山 在縣治南。相傳王、郭二仙尋真至此。聖寶山 在縣西南一十里,上有仙祠,祠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