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卓筆峰 在縣東二里。形如卓筆,下有硯池,高峙於縣治之右。

梅峰 在縣南一十五里。舊傳劉仙師嘗吹鐵笛呼雨,上有遺跡。

百歲峰 在縣西二十五里,上有周仙王廟。明珠峰 ,在縣西北四十里。相傳為周仙王遺跡,有廟存焉。

錦繡谷 在縣治後。宋王安石詩:「還家一笑即芳辰,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

福水 在縣南一十里。源出於閩,經南城梅峰,至鼓樓岡下會石門港水。

清江水 ,在縣南三十里。其水清洌,宜漚楮,故土人造紙,以「清江」 著名。

苦竹水 在縣北四十五里。乃汝水之上流也。三港水 在縣東五十里。源出崖山,歷白蓮港,至𥟖盆渡,與青田港水合。金谿水 在縣上幕嶺東。水色如金,縣因以名。玉香泉 在縣東四十里。其泉甘香。

伯清泉 在縣治東。其泉清澈味美。又有泉出於石中,名「石眼泉。」

「躍馬泉 」 中有二石,如躍馬狀。

試茗泉 ,宋王安石詩:「此泉地何偏,陸羽未曾閱。坁沙光散射,竇乳甘潛洩。」

鳴玉泉 以上三泉俱在縣南四里。翠雲院靈泉 ,在縣南一十里,即五星泉。水自石眼噴出,如撒珠狀。宋曾布詩:「一掬寒泉照眼明,冰霜凜凜坐中清。」

齧指池 在縣東二里烈女祠前。相傳,葛氏二女躍爐時,齧指自誓,灑血於池,故名。

石僊人潭井 在縣東三十五里。井有仙跡,歲旱禱之輒應。

三龍井 ,在縣東四十五里,有龍居之。昔劉仙師得豢龍術,能興雲雨。

龍潭井 在縣東。出雲峰上有龍居之,久旱生雲,不日而雨。

宜黃縣

赤松山 ,在縣西一十里。有龍福寺,有穗珠泉、小簾泉。昔鄒度支隱此,號「赤松子」 ,故名。

雲華山 在縣南一十里。亦名西華山,又名「馬山。」

曹山 在縣北三十里,舊名荷玉山。山巔曰羅漢峰,昔本寂禪師因禮曹溪六祖回此,遂易名曹山。山前有迴龍亭,其下有泉。昔白眉禪師結庵山中時,其水一日三潮。

仙巖 在縣北五里。昔王、郭二仙嘗問道寓此。有朝真石、拂霓洞遺跡,宋周夢若有記。

雲蓋嶺 在縣東北五十里。其山常有雲氣盤繞,故名。

宜黃水 ,源出縣黃土嶺,流四百七十里,至西津與汝水合。

玉井 在縣南門塗黃嶺,下有呂洞賓篆「玉斧泉」 三字。

沸湖龍池 在縣南四十里。山巔有泉下湧,蓋龍潛於中云。

樂安縣

鰲頭山 :在縣治前。山有兩峰,一峰特秀。山麓有巨石,下瞰溪流,狀如靈鰲赴海。

象眠山 在縣治東,勢如象眠,縣之主山也。上砆山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山石圓白,色如碔砆。

金華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形如覆瓢。《舊志》云:「昔王、郭二仙登此山以望華蓋」 ,相顧云:「此山絕似婺女、金華,但無白石為羊耳。」

杯山 ,在縣北八十里,遠望形如覆杯。

豐材山 在縣北八十里。舊名「麻山」 ,唐改今名。荀伯子《記》云:「登之者,望廬嶽、彭蠡皆在其下。」 仙女峰 ,在縣南六十里。舊傳王、郭二仙飛昇之時,嘗有仙女執旛其上。

金鼓嶺 在縣南一十五里。其狀如鼓。

鼇溪水 在縣治南。源出芙蓉山,東流至縣,又西流與贑水合。鼇山在其南,昔嘗有人作釣鼇亭於溪上,因以名溪。

大溪源水 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大盤山,北流至蛟湖,合臨水。縣南又有大溪水,源出華蓋山,西流至烏水,流入永豐河。

遠溪水 ,在縣南一百八十里。分三泒至招攜合烏水。

白龜泉 在縣南八十里仙遊觀。昔吳真人修煉時,有白龜自山南負泉而出,故名。

龍池 ,在樂安縣北五里。其南八十里又有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