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0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八十六卷目錄

 撫州府部彙考二

  撫州府城池考

  撫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八百八十六卷

撫州府部彙考二

撫州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臨川縣附郭。

撫州府城池 ,唐中和五年,刺史危全諷所築。南唐昇元四年,太守周弘祚修葺之,濬深其池,廣十餘丈。宋紹興中,太守張滉重修。紹定庚寅,太守黃炳復浚池。明初,平章吳宏,削西南城約六里,僅存九里三十步。闢四門:東曰文昌,西曰武安,南曰順化,北曰進賢,門各有樓,有月城,城上窩鋪四十所。

皇清康熙二年,知府劉玉瓚重修。

外縣

崇仁縣城池 ,隋開皇九年建縣治因溪流界于中,難施版築。明嘉靖壬戌,巡撫胡松檄知縣李呈英建南北兩城。北城周八百零三丈,南城周八百七十丈。

金谿縣城「池 ,宋淳化五年置縣。明弘治十一年,巡道沈銳議修。明嘉靖庚戌,知縣林應麒環治,平其土垣砌以堅甓,周迴二百八十丈。戊午,知縣張喬相重修。」

宜黃縣城池 ,吳始置縣。明嘉靖壬戌,知縣楊淮如奉上檄建城,環鳳山而西,抵嶽嶺,東臨河,長一千三百丈有奇。崇禎壬申,巡撫解學龍、知府蔡邦俊以潦碗諸山,高峻,宜包入城,乃改築,約三百餘步。

樂安縣城池 ,宋紹興十七年,崇仁縣丞張詠請立為縣城,周迴八里二十步,無壕塹。明嘉靖庚戌,知縣郭諵議修,不果。

東鄉縣城池 ,明弘治十八年,分守道徐蕃、巡道高賓請於都御史陳金,立縣治。嘉靖間,副使胡世寧始「築城,周六百五十八丈四十二步。」 知縣唐士逵削土城,夾以石。萬曆九年,知縣諸大倫重修。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沈士秀重修垛口。

撫州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臨川縣附郭。

六水橋 在府城北隅

文昌橋 在府東門外。康熙三年,橋被洪水衝壞,巡撫董衛國首捐銀五百兩;總督張朝璘捐銀五百兩。布政余應魁、按察蘇銑、知府劉玉瓚、署同知楊光遠、推官丘元武、臨川令丘泰各捐銀五百兩不等。合力同建。

孝義橋 在府城外東隅。

深淵橋  、清河橋  、金鳳橋 :俱在府城西隅。

小橋 在府城外東隅

三灘橋  、鳳鳴橋 俱在府城外東廂。大橋 在府城外北廂。

「二仙橋  。」 「和尚橋。」

黃塘橋 俱在府城外西廂。

林:傳坊橋 。「張坊橋  。」 「謝家橋。」

諶坊橋  胡家橋 俱在府城臨汝鄉一都。良岡橋  歐家橋 俱在府城臨汝鄉二都。官山橋  ,河藝橋  、楓樹橋。

楊家橋 俱在府城、臨汝鄉三都。

官莊橋  、學生橋  、蟜坑橋 俱在府城臨汝鄉四都。

洪家埠橋 。「沙堰橋  」 ,「湖北橋。」

龍窟橋  佛塘橋  鴨婆口橋 俱車以信造。在府城長寧鄉五都。

鹿角橋  、「十義橋  。」 龍潭橋。

院前橋 俱在府城長寧鄉六都。

精橋   。「水湧橋  。」 「龔溪橋。」

李木橋 俱在府城長寧鄉八都。

品橋   、中高橋  、黃柏橋 俱在府城靈臺鄉九都。

永安橋  、羅陂橋 俱在府城靈臺鄉十都。楊秀橋  、白家橋  、西社橋。

望城橋  。「紅新橋  。」 「白竿橋。」

洞塘橋 俱在府城靈臺鄉十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