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洞中泉湧出,注溉一方,旁有《元陽觀》。

「碧波巖 」 ,近巽峰,中有瀑泉,自石峽飛洒而下,注為深淵,甚奇秀。

搗衣石 在縣北四十里平原村,廣四尺,長倍之。昔唐顏魯公撫此石,愛而憩焉,謂可搗衣。今更千年,土花不蝕。

勝業水 ,距縣二十里。源出拔鐵山,甘沃以溉田,勝於餘方,故名。

琴亭水 距縣七十里。自栗傳鎮合百丈洞水至西陽江口與「勝業」 水合,入禾江。

禾水 即縣大溪,合琴亭、勝業諸水,至縣東行,經溶江與茭川諸水會。

黃陂水 :距縣五里。源出綏原山,經歐田,東合禾水。

秀水 ,在縣西南。入縣,分兩支遶縣舊學,轉北入江,若「秀」 字。

忠義潭 在城南袍陂渡。元破城,百姓相率赴潭死,故名。

馬頰潭 :在馬頰廟上。

永寧縣

小玉笥山 在縣西周圍二十里,狀若篋。笥。漿山 ,在縣西三十里。

拐湖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

迎岡山 在縣西北五里。中有石潭,歲旱禱雨於此。

娥皇峰 ,在縣西十里。世傳二妃從舜經此,因名。

七星峰 在縣北

銀岡 在縣西三里

七溪嶺 在縣北十里

鵝嶺 在縣東五十里

漿山水 ,自湖廣茶陵州界漿山發源,東流出雙江口,至迴碧亭

拐湖水 ,自龍泉縣界發源,入拐湖礱至迴碧亭。

鵝嶺水 自永新縣界發源,西流經縣治南,下至迴碧亭,三水共會出小江。

鄭溪井 邑嫗陳氏家貧。一日,有士人姓呂至嫗家覓茶,嫗從遠溪汲水。呂怪其來太遲,曰:「枯地少,泉寡力固不能掘井也。」 呂遽命取碗覆米於地,指曰:「後七日當得洌泉。」 如期啟視,土陷泉湧,人以為仙井。

吉安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廬陵縣附郭。

吉安府城池 ,唐天祐中始築城,周九里九十一步。東憑大江,西、南北濬壕,深一丈五尺,長一千四百七十一丈。門五:東廣豐、迎恩,南興賢,西永豐,北嘉禾。門有樓,城有戍舍。宋開寶、紹興、淳熙間,皆重修疏浚。明都督朱文正更築新城。

皇清康熙四年,重加修葺。

外縣

泰和縣城池 ,「唐乾元間建土城,周迴五里。明正德六年改砌以磚城,為門七。嘉靖中重修之,周迴七百餘丈,濬壕深丈餘,廣三丈五尺。」 吉水縣城池 ,「南唐保大八年築,周迴四里,高六尺有奇。明洪武元年重修。正德間復甃以磚石。周圍一千二百三十五丈,高一丈七尺,厚八尺,設五門,覆以樓。」

永豐縣城池 ,宋紹興中始築土城。明弘治初因故址新之。嘉靖三年加築之,屹為不拔之基。安福縣城池 ,自吳寶鼎間徙治今所。「晉永康中始築城,宋祥符中修之,明初增葺。嘉靖、崇禎間先後修築,周迴八百八十六丈五尺,廣一丈,壕深一丈五尺,長九百四十五丈。」

皇清康熙八年,修建城樓。

龍泉縣城池 ,「宋明道間始築城,淳祐初,砌石浚壕,明洪武七年修葺,週迴四千八百四十步,高一丈八尺,厚半之;壕五千五百二十步,深五尺,廣倍之。」

萬安縣城池 ,「宋熙寧間築,明洪武初因舊基繕之。正德中廓基增築,周七百一十四丈,高二丈四尺,廣一丈八尺。」

永新縣城池 舊有土「城,宋嘉熙中,始加甃治,周九百九十丈,厚一丈有奇,崇倍之,壕深一丈五尺,長四百八十丈有奇。明洪武、萬曆中,相次繕修,岋然改觀。」

永寧縣城池 ,元至正丙戌,割置永寧縣於鵝嶺之西。壬辰,燬於兵,改葺於瓦岡。明成化間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