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之高闊一丈,長一丈五尺餘。
瀘兜橋 在第三都。以瀘水縈迴兜上,故名。宋咸淳間,知縣陳臧孫架木建立,高闊各七尺,長一丈。
牢橋 在仁壽鄉第二都,以近牢市,故名。咸寧二年架木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
都陂橋 在仁壽鄉第二都。未詳建立之始,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
雙村橋 在仁壽鄉第四都。宋咸淳間,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南華橋 在仁壽鄉第七都。宋乾道間架木為之。後因洪水頹圮,明洪武二十年重修,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三條橋 在仁壽鄉第八都。宋乾道間架石為之,高闊各八尺,長一丈餘。
泰山橋 在折桂鄉下江,舊名「車頭橋」 ,年久頹圮。明成化辛卯,重新修築,作三洞,長十丈,高一丈二尺,闊一丈,更名「泰山。」
大江橋 在四十二都富陂。上下吉贑通衢作三洞。高闊一丈二尺,長十一尺。
嫠婦橋 在文昌鄉帶溪。昔里人王五爵妻喪夫守志,每欲捐資造橋,未果而卒。夫弟繼志築之,故名。
石橋 ,在文昌鄉。高一丈,長二丈餘。
傅家橋 在縣治二里東坊,年久頹圮,後重修。高六尺,闊五尺,長一丈五尺。路東通永豐,西達本邑。水自平湖發源,歷過逶迤,合永豐縣江。龍陂橋 在縣東四十里。
葛山橋 在縣南六十里,以山多生葛蔓,故名。「大花橋 」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
平溪橋 在墨潭嶺下。明弘治中重修。
火橋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
官橋 在縣北五里。明洪武間,二橋俱主簿李義重修。
會流橋 在折桂鄉二十三都。兩水合流,故名。橋廢已久。
坊頭橋 在崇桂鄉二十四都,地名「坊頭」 ,故名。里人王輯璧捐資新建。
黃橋 在五十六都。金壁舊頹,本里通判孫玫重修。
凹下橋 在五都元潭凹下,往來通衢。
株山橋 在縣北十里。邑令孫之益建。
文江渡 在縣北三里
張家渡 在縣南坊
大洲渡 在五十一都
白沙渡 在縣北五十里。
同江渡 在縣西北六十里。
源口渡 在縣北二十里。
雙溪渡 在縣西十五里。
張家渡 在四十九都。已上八渡,橫過贑水。水南渡 在縣南一里。路通本府。
徐家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藍家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甘家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
臨流渡 在縣東五十里。
丁家渡 在縣東五十里。
周家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以上七渡,橫過永豐水。
石棺材渡 在縣南五十里。
瀘江渡 在縣南八十里。
吟村渡 在縣東南八十里。已上三渡通吉安、永豐縣。
恩江橋 舊名「濟川」 ,在縣南百餘武。元至元間,縣尹何仲溫甃石十二墩,架屋四十二間。明洪武二十四年,知縣黃興甫重修。正統九年,知縣黃永從疊木為梁,建屋五十七間。正德六年燬於流寇,知府伍文定督縣重修。嘉靖四十年復燬於寇,知縣陳尚伊重修屋五十三間。至萬曆十二年復燬。十六年春,大水過渡,一舟溺水死者四十七人。知縣吳期炤憫之,乃構木鳩工,架梁豎屋,仍為五十三間。萬曆丁巳年,知縣瞿式耜重建。
皇清順治中重修。
小江橋 去恩江南五十步。春夏水溢,衝激不能渡。明萬曆中,甃石建屋,扁曰「渡口。」 徒杠六一橋 在縣治西一百五十步。橋畔舊有文忠公祠,故名。嘉靖燬於寇,後重修。
葛溪橋 舊名「仙源」 ,在縣治大西門外,明季建。順濟橋 在三都,明季建。
雙溪橋 在一都雙江口。明季建。
皇清順治十五年,改造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