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史署 正堂左
澗富嶺巡檢司 在集雲鄉、安福接界,為郡東南要害。因地荒寂,官常暫住府城。明萬曆六年,知府鄭惇典建,久燬。
皇清順治十八年重建,又燬。
黃圃巡檢司 在石裡鄉,距縣百里,為郡西要害。明洪武初立,久燬。
皇清順治十五年,巡檢魏映奎捐資重建,計正廳房。
屋共十間又燬
稅課司 :在石裡鄉。久裁。
河泊所 ,在信義鄉,久裁。
永豐倉 在府治西北三十步。明宜春知縣陳宗虞改建治南繡衣坊。
皇清知府吳南岱重修。
預備倉 在縣治東報恩寺側。
東倉 在城東十五里,地名「下浦。」
西倉 在城西三十里薦外鄉,地名「沛田市。」 《南倉 》在城南集雲鄉之福慶市。
北倉 :在城北三十里遷喬鄉,地名「下強村。」 今燬。
水次倉 在邑北門外盧洲西岸。明知縣張本嘉建,以貯南米。今毀。
社倉 久傾圮
外縣
分宜縣治 。宋雍熙元年析宜春地為縣。明洪武初,重建正廳、幕廳。正廳右敬事堂,正廳後知縣廨,敬事堂後扁曰「冰玉堂」 六房。
皇清順治十三年,俱燬。知縣朱鼐重建吏舍二十四。
間縣獄在儀門右,十二間儀門五間譙樓在縣前。
典史署 在舊主簿署前。
陰陽學 「在湖西道左」 ,今廢。
醫學 在縣治東,今廢。
濟留倉 在水南一里,今廢。
城隍倉 舊在城隍廟側。明知縣莫立之因地勢有水患,徙水南兩廒三十間,正廳、門屋各三間。
東倉 在邑東二十里儒林鄉,地名南山。《西倉 》在邑西二十里化全鄉,地名昌山。《南倉 》在邑南五里,地名新齒。
北倉 在邑北六十里文標鄉,地名「楊橋。」 以上四倉各三間。
石鎮倉 在邑南八都石分市。
嚴渚倉 在邑南十都
美塘倉 在邑北三十里。
漿源倉 在邑北十八都。以上俱明景泰初建,後俱廢。
萬石倉 在水南一里,東西兩廒。明弘治間建,萬曆六年修,後毀。
水次倉 即起運倉,原在東門外,後移城內萍鄉縣治 ,宋紹興間始建,元為州治,明洪武三年改建。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吳興祚重建。乙酉,兵寇連年,縣
治。公署盡燬,縣官悉就居邑東大安、新安、宣風諸地,遷徙靡常。癸巳始重建縣署,正廳、公廨以及縣門、六房、儀門、譙樓、站亭,俱煥然一新。布政分司 在縣西三百步小西門內。
大安巡檢司 在縣東九十里。今廢。
安樂巡檢司 在縣北九十里。今廢。
草市巡檢司 在縣西八十里。今廢。
存留倉 ,在縣西六十步。
預備倉 在邑西百餘步。宋淳熙中建,明正德十二年修。
社倉 一在縣西城隍廟右。一在縣東九十里新安里泥源,曰「東倉。」 一在縣南四十里永寧鄉長豐里嚴溪,曰「南倉。」 一在縣西四十里歸聖鄉大寧里何家村,曰「西倉。」 一在縣北十五里遵化鄉清教里院前村,曰「北倉。」
便民倉 在蘆溪,久廢。
近民倉 在宣風鎮
萬載縣治 在城西龍山下,明洪武初年建。按察分司 在縣東儒學右,明洪武七年建。
皇清康熙十七年,知縣常維楨重建。
稅課司 :在縣治東。久裁。
鐵山界巡檢司 在縣治西一百二十里。陰陽學 在縣治南。今廢。
醫學 附藥局
袁州衛 在治東,明洪武元年建。
提督都御史府 在城內東南。明弘治間建。正德中重建,今裁。
預備倉 在邑南南浦橋左,久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