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3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青草湖 縣西十里,在萬斛里竹坑。

仙女湖 在蓮花山頭,舊傳有仙女浴於此。靈泉 、金精山巖左畔,兩巖合峙,瀑布自巔飛注石臺。流曲渠下,入石竅中,泉極清冽沁骨,時雖盛暑,亦如隆冬。以真人之靈故名。騷人墨客,每環坐石上,流觴為樂。舊傳有僊以白玉杯飲於泉側,酒乾反掌印石,置杯石上,仙去,掌跡宛然不沒。杯入石中經寸,後之遊觀者往往力取,莫之能動。明弘治間,知縣怪而鑿之,遂缺。杯底一角,遺石中,歷今猶存。其靈異如此。

白石泉 在縣西北三十里安福鄉。自石罅溢出如縷,寒冽甘美,可辟煩悶。

「愛蓮池 」 有三,一在縣正衙思莊樓下,一在清軍廳後,一在督糧廳後,有關縣治,風水宜常加疏濬。

放生池 在縣東梅江上下五里。瞷江構亭,曰「嘉惠」 ,後改「仁澤。」 宋時厲禁漁捕,元禁弛,今廢。劉家池 ,《舊志》載:鎮遠門外西北官陂,水利穿壕入城之處。

彭家池 《舊志》載,鎮遠門西北官陂,水利城外經流之處。

瑞金縣

錦被嶂 在縣東十里,形如簾幕,其下有陂。大隘嶺 在縣東二十里,路通閩廣。

石岡 在縣東三十里

茅山嶂 在縣東四十里。

雲龍岡 在縣南半里。一名「黃芝園。」 雲山排闥,江流襟帶,邑人湯拱棲遲於此,故別號「龍山。」 龍山 在縣南二里。

筆架峰 在縣南十五里,三峰並峙如筆架。軍門山 在縣南二十里,綿亙若布軍然。平布岡 在縣南三十里。

螺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人跡罕到。如螺形如仰龜、如躍馬,如屏障,與香山對峙。

雙峰 在縣西十里,俗呼「貴人峰。」

月圓巖 在縣西四十里,一名「皇恩」 ,其狀如魚,橫闊十餘丈。巖前有二潭,曰小龍,曰「龜池。」 宋天聖中,僧法明結廬其上,敕賜金額。

石門山 ,在縣西四十里。巨石峭峻如門,止可容一騎。

郎當嶺 在縣八十里

紫雲岡 在縣北六十里,時有雲覆其上。「藍石 」 在城東南五里,形如伏獅。

雞籠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

獨旗山 在縣東北七里。

龍霧嶂 ,在縣東北三十里。上有仙女池,旁有棋盤石,即後周謝仙翁樵採得仙處。

陳石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有巖深廣十丈餘,舊傳「陳霸先嘗寄跡於此。故巖之上有將臺、有兵寨。內有劍門、九曲洞、打屠巷、石窗、石梯、石鼓、龍湫、龍池。外有天柱、劍峰、玉峽、水簾、注水巖、試劍石、六和精舍。」

北隘嶺 在縣東北七十里,橫界長汀縣。劍嶺 在縣西南十里,橫斜如劍,舊名「賴婆凹。」 塔石 在縣西南二十里。其形如塔,對面旗鼓石相嚮。

黃沙岡 在縣西南六十里,與會昌接境。大障嶺 在縣西北五里,為治主山。

寶蓋峰 :在治西北二十里。

龍子嶺 在縣西北二十里。下有龍窟,禱雨輒應。

雙髻嶺 :在治西北二十里。

石螺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有仙女湖,方二畝,四時不涸。

九仙巖 ,在縣西北五十里。相傳有九道人於此乘金龍去。

銅缽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為縣祖龍巉。巖高聳,雖天氣晴朗,而煙霧常羃其頂,舉目千里,豁然大觀。下有龍井,井中露石如爪,祈雨見爪多應。前有香爐山,有騰雲石。上有昭靈祠,遠近祈禱者不絕踵。

齊雲峰 ,在縣西一百里。

黃竹嶺 在縣東北八十里。

鑿嶺 ,在縣東四十里。

注水巖 在縣東陳石山下。溪廣二丈許,舊傳伏虎禪師駐錫於此,巖上有竇,日出米,隨人多寡可給。後鑿而大之,竟不出米,惟泉流不涸。又名曰「羅漢石。」

馮屋岡 在縣北半里

匹鳥岡 在縣西半里,一名「下坊。」

竹岡 在縣南半里。地多產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