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終不竭,大旱不涸,宋蘇軾嘗經此酌之。丹井 在縣西仙臺觀三清殿東,井有二,前後相對如「呂」 字。相傳呂純陽化為羽士,就居觀中,以杖掘地,便成二井,曾煉丹干此,因名丹井。玉字井 在縣東南隅,其水清潔,玉字街以此為一點,故名。
上猶縣
南山 在縣南二里。高聳插霄,俗有「山生角,地生鱗」 之讖。明永樂中,邑令莫謙合眾力建,塔其上。又甃石街。
飛鳳山 ,在縣西北一里,縣之主山,高百餘丈,延亙三里,軒舉如飛鳳。下有萬年觀,巢道人居焉。又云「龍鳳山。」
巽山 在縣東一里。高三十丈,延亙一里。相傳邑人有登科者,則山下石障必生光彩。
方山 在縣西南一里。形如覆斗,一名「石臺」 ,又名「頒誥臺。」
焦龍山 在縣西八十里。兩峰對峙,中瀉急湍。有龍潭,深不可測。
西雲山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元至元間建。有普照寺,旁有龍井。
書山 ,在縣西八十里,形如書樞,一名「太傅山」 ,高十餘丈,延亙十數里,下有太傅書院。
五馬山 在縣南,排列如對立江中。
九龍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有九峰,故名。資壽山 ,在縣東半里。高八十餘丈,橫亙五里許,安重尊峙如蹲踞。下有寶乘寺,歲三大禮,習儀于此。
琴龍山 在縣西三十里琴江。下有龍潭,歲旱于此祈雨。
梅山 在縣北三十里。相傳梅福煉丹于此,今丹竈祠址尚存。上有天池,乃其藥臼擣陷,泥塘因之,積水四時不竭。
猶石嶂 在縣北二十里。遠望如猶蹲,近視如石簰,又名大猶山,縣得名以此。後有月巖,有竅圓如月,徑數十尺,表裏不隔。《一統志》云:此山聳拔,眾山拱揖。中有池,深不可測,旱輒禱焉。名龍池。
茶坑嶂 在縣西四十里,地名「茶坑。」
馬跡嶺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志》云:「石路間有馬跡十一,傳為仙跡。」
龍潭嶺 在儒學後,舊名龍歸坑,知府張弼更今名。又以宋江西制置使李綱嘗過此,故建李相亭于上。同知李崇有記。
小回嶺 在縣東三十里。
舉嶺 在縣西八十里,其嶺與書山並峙。白塔嶺 在縣東北十五里,舊有石浮屠。大雷嶺 在縣北一百四十里,地名大雷村。孤獨峰 在縣北五十里。
筆架峰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三峰並立,中稍高。
齊雲峰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筆峰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上稍尖,舊名「稍尖峰。」 知府陳光以形尖似筆,易今名。
雙秀峰 在縣東十五里,地名「豐岡。」
較車坳 在縣北九十里。路逕迂曲,如較車然。盧王洞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山水雄壯。唐末盧光稠生其間,官至節度封侯。一云「錫王爵。」 蜈蚣峽 在縣西四十里。山峻峭,水深黑,前有米洲,宋丞相李綱過峽有詩。
香爐石 在縣東三里。形如香爐,立水中。「稍水 」 在縣南十里南壩,源出石溪,由稍口八十里至南康沙口入章水。
料水 在縣北三十里料村。源出賴塘坑,南流入《章水》。
石門水 ,在縣北一百里。源出百峽洞,東南入《章水》。
造水 在縣東三里,源出老寨背。
猶水 在縣東南。源出湖廣桂陽縣,又東南流至南康界,入章江。縣名「上猶」 者以此。水又有大猶山,故名。
縣前水 在縣南門外數十步,源發自西,會北勝水、橫水、禮信水、料水、稍水,流徑縣前,下入南埜水。
米洲水 在縣西四十里。視水高下,可占米價低昂,故名。
鎮前潭水 在上猶縣東一里。自猶水分派成潭,有巨木,嘗化為龍。遇旱,踐以犬牛,脅以金鼓,謂之「攪潭。」 水微動,則雨至矣。
感坑水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涼傘洓,旱禱屢雨,沿溪之田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