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3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九十九曲水 ,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上泙,水流逶迤,凡九十九曲。

禮信水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源出石溪,南至琴江口,徑縣前入章水。以源在禮信鄉,因以名之。

天池 在縣北三十里小梅嶺之南。舊傳梅福煉丹臼所陷,久變為池。

烏稍灣水 :相傳寺鐘飛墮相陂潭化為蛟,即此。水勢甚危險。

大陰井 在縣東南。《一統志》云:「其水甘冽,飲之可免瘴癘。」

崇義縣

崇山 在縣北半里許,縣後山也,舊名「旗山。」 王都御史以山崇峻,故易名。

大龍山 ,在縣東半里,高八十餘丈,連亙二里。伏虎山 ,在縣西一里許,如虎飲河。

觀音山 在縣南一十里,壁立峭絕。宋紹興中,有鍾行者登山,四顧戰慄,莫能下,因誦《觀音經》,若有白衣人掖之者,故名。

天臺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

雲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至大庾縣界。

聶都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高一百六十仞,連亙四十里。贛水出聶都山,東入彭蠡。山下有獅子巖,內明亮,可容百人,上多礬石,遠望如雪。有茶磨。元時蒙古人任郡僚,琢取過多,又琢白石為礎五十雙載歸。一日,白石俱變脆質,磨石俱竭。此山原屬大庾,今割為崇義忠義里。

大嶂山 在縣西五十里。環橫嶚澗,如簾幕然,延袤數百里。前臨絕岸,跨以石棧,廣盈丈,長數十丈。

龍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高峙橫亙,接大庾界,上有缽盂庵。

符竹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一名「浮竹坳。」 其山產符竹,小而輕。

龜山 ,在縣西三十里。形如龜,故名。上產茶及水竹。

傀儡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

五指山 ,在縣西七十里。

南源山 ,在縣西南九十里,週六十里,其高無並,上飛瀑百餘丈,下有湫潭,深不可測。

蓮花山 在縣北三百餘里。高與南康羊嶺並,上有巖,可容百餘人,前有橋,名「仙橋」 ,下有飛瀑百餘丈。唐時鄉人聚此為堡,名蓮花寨。

紅梅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

扳嶺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金雞嶺 在縣西北一百七十里。

筍石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有大筍、小筍二石,大者高百丈,尖峰圓直,小者差低,俱巍然峙立。

崇義水 在縣西南八十里。源出忠義里,入于章江。縣名取此。

帶圍水 在縣北城外,源出大嶂山,自西遶城而來,會于東溪,合上猶江入章水。

牛皮龍水 ,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洞南益漿,經牛皮龍山東流入《章水》。

西符水 ,在縣東南六十里。源出鑊山,東流出南康南野口,入章水。

義安水 ,在縣西六十里。源出玉泉山,流經義安村入《章水》。

麟潭水 在縣西一百里水竹坑口。源出益漿,有獸見潭上如麟,因名。東北流入章水。

南源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出南源山。

溫泉 在縣西二十里。此水瀠洄,達于江渚,為泓而溫。別有一泓涼冷,過者必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