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3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二十七卷目錄

 南安府部彙考三

  南安府公署考

  南安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南安府戶口考

  南安府田賦考

  南安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九百二十七卷

南安府部彙考三

南安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大庾縣附郭。

府治 在南門內,宋淳化間建。明洪武,知府張元祚改闢。己酉,知府于潤珪復修。

皇清順治三年,兵火俱燬。四年,知府袁士美建衙左。

印亭。十年,知府莊正中重建。大堂,後君子堂,東西贊政廳,左吏、戶、禮、承發房,右兵、刑、工、架閣庫。房前大門上譙樓,內儀門,東西有閣門,中甬道。自順治十八年及康熙三年,知府范時秀俱重建。內有清和堂,十年,知府李世昌建。頭門內,左土地祠、寅賓館。頭門外,左旌善亭,右申明亭。通判署 ,有正堂,東

經歷司 在通判署前

照磨所 在舊推官署前。

分守道署 :在府治東大街,今廢。

布政分司 在府治西,今為南安營。

清軍廳 今為營署

守禦千戶所 在府治西大街,今為中軍署。

皇清康熙十一年,中軍賈重臣重建。

把總司 在府城東門外,今廢。

新設公館 在府治西,知府范時秀建。此基係《大備倉》舊址,今建前署。

稅課司 舊在府城南。成化間,知府張弼遷於水南「孝友坊。」

陰陽學 ,在府治西南岳行祠前。

醫學 在「分司」 之後,今廢。

僧會司 在水南寶積寺。

道紀司 在元妙觀

大備倉 在府城西富儲坊,即預備倉。

社倉 在官廳前

惠民藥局 在譙樓東

養濟院 在水南城之河南。

漏澤園 :在府城西,社稷壇址。

大庾縣治 ,舊在城外東南一里。無城郭,環署以垣,有堂有亭。宋靖康間燬,紹興間知縣梁岳修之。明弘治十年,始遷於城內府治東。嘉靖乙未,知縣李廷遇力議增拓。內為儀門,門東西分角,門中入為大堂,扁曰「牧愛」 ,後為知縣廨。東贊政廳,西架閣庫,又西縣庫、冊庫。堂東西序六房。儀門東城隍廟,又東禮賓館,西司獄司。申明亭在治右,旌善亭在治西。

皇清初,廢圮者雖頗修飾,然年深柱椽多蠹蛀。時時

傾圮。康熙七年,知縣胡榷新建隍祠倉廒於儀門左,及六房廨合,署內宅舍悉自捐辦,未勞民力。

主簿署 在正堂東

典史署 在主簿署東

鬱林鎮巡檢司 舊設在聶都村,明嘉靖三十六年,移於黃泥巷,去縣治一百里,歲久廢官寓館驛署,俟復修。

赤石嶺巡檢司 在峰山里水西村頭。

預備倉 在府大備倉中。

社倉   、義倉 一在峰山里,一在《鳳凰城外縣》。

南康縣治 在城北隅。宋宣和間建。元大德間重修。明洪武間縣丞吳德基又修。景泰七年,縣丞朱瓊重修,後漸圮。嘉靖三十一年,知縣高萼亦加修葺。中為堂,後為川堂,又後知縣廨。堂東為幕廳,後架閣庫。堂東西序為六房。中甬道為戒石亭,前為儀門,東為倉,為土地祠,西為獄,又前為譙樓,樓之下為大門。崇禎十二年,知縣張正色改向重建大堂、儀門。

皇清順治三年兵火,僅存大堂椽柱。八年,知縣韓樂

草創後衙、修理大堂。十年,知縣鄭思魯重建譙樓。康熙三年,知縣陳暉建後堂併修衙舍。俱照舊址。

縣丞署 在正堂東

主簿署 在正堂西,今裁廢。

典史署 在正堂東南

察院 在縣東門內,原係布政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