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3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為「大成殿」 ,為東西廡,為廟門,前為泮池及橋。外為櫺星門,門內稍西為湢,為神廚,為庫。明倫堂在

文廟後有「臥碑」 ,堂後為「敬一亭」 ,亭後為「魁星閣。」 東

西序為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堂東稍前為啟聖祠,嘉靖中建。萬曆間增祀志道,今已新造住居、《據德》《依仁》《游藝》三齋俱圮存空地。堂左為土地祠,右為教授廨,堂左為訓導廨三。「堂右稍前亦為訓導廨。弘治間,訓導增至四員。萬曆十六年復設縣學,移訓導一員於縣學。今府訓止一員。號房十二間,今圮。會饌。堂」 一,今圮櫺星門內。西旁有祠二,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廟門左穿出為甬道,外為大門,門外為屏牆。基地深五十八丈,闊一十三丈,周圍一百四十八丈。萬曆三十三年,知府余用昌創建。嗣後雖有修葺,因年遠木朽,傾塌已甚。

皇清康熙九年冬,知府李世昌特詳部院,批允捐銀。

一百兩。十一年興工,費繁難竣,示勸軍廳同知陳克俊及四縣令與眾紳士共勷厥事,八月始得告成大成殿。其明倫堂、廡廊、儀櫺等門緣水涸,所買山木路遠難以肩運。至十二年春始得竣工,煥然一新,興學校之首要也。詳請立《豐碑》記之。「射圃」 原在學內,明正德辛巳知府何文邦遷於大庾舊治之旁,久廢。萬曆間,知府葉明元清出原地復建,內為觀德堂,前為門屏,後稍東為「狀元館。」 成化間,知府張弼建,內祀宋禮部侍郎張九成、刑部尚書黃由。外為堂,為大門。郡舉貢生儒赴試之期,率於館聚焉。

山堂書院 在府東北四十里常樂里。元至元間,王邦叔初以蔭敘為乳源簿兼尉,後事親於家。弟邦達、始興尹,子二俱登科第。邦叔始闢書塾以訓宗族及里之子弟。滕王霽扁今名,復為《記》。

《梅國》書院 在府城西門外,劉節建。

大庾縣儒學 在府學左。宋慶曆間建,後改於縣治西南。元至元為水嚙圮,遷於府學東北,總管張昉修之。洪武三年,知縣張宗明復修之。天順三年,裁大庾縣學,併歸府學。至萬曆十五年,復議大庾縣學建立於故址,堂廡俱備。惟

文廟仍同府學、未另建立

道源書院 「在大庾縣學東。宋慶曆丁亥,濂溪先生周元公為南安軍司理,程大中公珦以興國令攝判事,遣二子純公灝、正公頤受學焉。乾道乙酉,軍學教授郭見義闢房一楹,繪三先生像祀之。嘉定己卯,知軍劉強學改闢於縣學之東。淳祐壬寅,漕臣江萬里屬知軍林壽公創置書院。明萬曆間廢,後詔復天下書院」 ,巡按御史陳效捐鍰,檄知府宋萬葉、推官鄭道興、知縣劉宦成擇今址重建。

社學 七所一在端應坊,一在清泉坊,一在東外都,一在河南都,一在南城街頭,一在管界都,一在鳳凰城公館左,久廢。

外縣

南康縣儒學 舊在縣治南二十步。廟居學之前,其創始無考。宋景祐初,知縣陳升之改遷於傳法寺左。辛巳,邑宰胡晉侯遷於城外東南隅,即今廟學也。歲久頹廢,禮殿至以茅覆,而濱江基岸及櫺星門為江流衝蕩,進逼戟門地者僅五尺。明永樂十四年,教諭陳賢至,慨然以興廢為己任,捐俸倡士大夫加修葺,廟廡始易以瓦,築堤捍江,用復故地。天順二年,知縣任燦重修禮殿、戟門及櫺星門。成化十九年,知府張弼以明倫堂前迫禮殿,後近御書閣,規制隘陋,乃移閣於後二尺,鼎建而寬闊之。成化甲辰,右參政秦民悅重建明倫堂。正德間,改學門向獨秀峰,未幾,復舊向。先是,明倫堂在大成殿右隅。十二年遷於大成殿之後,所謂「魁星閣」 、「御書樓」 及會饌堂之類於此。嘉靖乙酉,兵備副使林大輅巡部至,因詢祭器敝壞,乃命縣丞唐盛修葺之,侍郎劉節有《記》。至於修葺廟廡,如弘治通判馬伯昂、正德知縣黃璋、嘉靖推官謝澧、知縣高萼,咸相繼修理。

皇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知縣鄭思魯權建。

文廟於城內縣治之南明倫堂,諸制未備。因地氣

「不利,棟宇速朽。」 康熙八年己酉,知縣陳暉毅然以作興文教為己任,捐俸為倡,與司訓紳衿謀遷城外舊址。是冬興工,次年春告成。壬子春,啟聖祠、明倫堂東西兩廡,大成門、櫺星門俱告竣。明倫堂左右有居仁、由義二齋,後有御書樓,西隅有教諭、訓導公廨,及學倉、卷房、神廚、神庫、致齋所、祭器房號房。今學宮新建諸制皆俟後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