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三十一卷目錄
浙江總部彙考一
浙江建置沿革考
浙江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浙江星野考
浙江公署考
浙江賦役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三十一卷
浙江總部彙考一
浙江建置沿革考 通志
禹平水土,畫九州,浙江在揚州之域。夏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國號於越,今杭以東為越地。殷因之。及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勾章於吳,今杭以西為吳地。春秋時,吳越互相爭長。元王三年,越滅吳,兼其地。傳六世至楚威王,殺無疆,盡取故吳之地,而越散亡。秦滅楚,置郡縣,以吳越地置會稽郡,領縣二十四。其在浙者十七,又置鄣郡。秦末,項羽起兵會稽,又為西楚地。漢高帝五年,灌嬰定會稽,六年,建荊國,以劉賈為荊王,十一年,賈為英布所殺,十二年,以荊地立劉濞為吳王。景帝四年,濞誅,國除,復會稽郡,徙江都王劉非治故吳國,鄣郡屬江都。元狩二年,江都國除。元封二年,改鄣郡為丹陽郡。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二郡皆屬揚州。順帝永建四年,陽羨人周嘉上書,以吳、越一國,周旋一萬一千里,山川險絕,求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為吳郡,浙江以東為會稽郡。永和末年,立會稽東南二部都尉。建安十三年,分丹陽郡之六縣置新都郡。終漢之世,兩浙為郡四,曰會稽、丹陽、吳、新都。吳黃武五年,分吳郡之三縣立東安郡,七年廢,仍屬吳。太平二年,分會稽東部之六縣,置臨海郡,永安三年,分會稽南部之四縣置建安郡,今為福建。寶鼎元年,以吳郡四縣及丹陽郡四縣之水,悉注烏程,乃合九縣為郡,曰吳興郡,又分會稽郡九縣置東陽郡。吳有兩浙凡五十九年,較漢增郡三,曰臨海、吳興、東陽。自是浙地之屬於丹陽者,盡歸吳興,丹陽乃別為郡,與浙不復相係矣。晉太康元年,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會稽、吳新都、臨海、吳興、東陽皆隸焉。改新都郡曰新安郡。二年,封孫秀於會稽,改郡為國。永寧元年,復除為郡。建武元年,吳郡改為國。太寧元年,分臨海郡之五縣立永嘉郡。二年,徙瑯琊王為會稽王,郡復為國。晉增郡一曰永嘉。宋永初二年,吳國復為郡,罷會稽郡,府復為郡。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統會稽、新安、東陽、臨海、永嘉五郡,吳郡隸司隸校尉。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大明三年,罷揚州,以其地為王畿,以南臺侍御史部諸郡,如從事之部傳焉。而東揚州直云「揚州。七年,置南徐州,以吳郡隸之。八年,罷王畿,復立揚州,還為東揚州。廢帝永光元年,省東揚州併揚州。昇明三年,改揚州刺史曰牧,領郡十,會稽、吳、吳興、東陽、新安、臨海、永嘉皆隸焉。南宋六十二年,總部屢更,而郡比晉無所增損。齊揚州刺史統會稽、吳、東陽、吳興、臨海、新安、永嘉七郡,郡仍宋舊。梁以吳興郡為震州,以烏程縣為吳興郡。普通六年,復以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及今福建三郡立東揚州。大同六年,改臨海郡為赤城郡,東陽郡為金華郡,尋復舊。太清三年,以吳郡置吳州。太寶初,吳州復為吳郡。陳廢震州,復吳興郡及烏程。永定二年,割吳郡三縣置海寧郡。三年,省東揚州,併入揚州,改永嘉郡為縉州,改會稽郡為越州,改東陽郡為縉州。天嘉三年,復永嘉、會稽、東陽三郡,又置東揚州。禎明元年,以吳郡錢唐縣置錢唐郡,復以吳郡置吳州,錢唐郡屬焉。隋開皇九年平陳,郡縣大加,併省,省東揚州,廢會稽郡,置吳州總管府,廢錢唐、吳興、海寧三郡置杭州,廢東陽郡置婺州,廢新安郡,廢臨海、永嘉二郡,置處州,改吳郡為蘇州。蘇州,今江南地。十二年,改處州曰括州。仁壽二年,立湖州,置總管府於杭州。三年,置睦州。大業初,廢杭吳總管府,廢湖州,改吳州曰越州。三年,改杭州為餘杭郡,改睦州為遂安郡,改越州為會稽郡,改婺州為東陽郡,改括州為永嘉郡。唐武德元年,吳興太守沈法興起兵,次年以舊湖州地立吳興郡。四年改餘杭郡為杭州,遂安郡為睦州,吳興郡為湖州,會稽郡為越州,東陽郡為婺州,以婺州之信安縣置衢州,以永嘉郡之臨海縣為海州,復以永嘉郡為括州,分睦州之桐廬縣為嚴州,五年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