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12

此页尚未校对

茂竹,「其麓則櫻桃梅李雜植焉。初夏時,萬顆圓明,晶潤可愛,獸多獐兔,鳥多山雞山鵲。」

桐扣山 在縣治東北五十里。晉武帝時岸崩,出石鼓,擊之無聲。問張華,華對曰:「取蜀中桐木,刻作魚形,扣之則鳴。」 如其言,聲聞數里,故名。其西為母山,詳本山下。又西為黃鶴山。北為佛日山,為茶山。西北為魏化山。按《仁和縣志》,山塘畔有亭,山下有石鼓湖。西北為蔡姑山。

母山 在桐扣山之西,本名鳳凰山,視群山為最高,約五百丈,綿亙十五里,張翼左右,如母之顧子,因改今名。按《縣志》,與黃鶴山東北接壤,亦名母顧山。按《成化志》己云「母山」 ,則其名亦久矣。然土人至今稱鳳凰山。

黃鶴山 在母山之西,高三百丈。《寰宇記》:舊有黃鶴樓。巔有龍池,一名渥洼。北塢有龍洞,石裂為路,深險不可窺。山腰有黃鶴洞,外甚狹,中可容數人,深窈而黑,時有樵牧爇松。明入,愈行愈遠,疑有龍焉。池出雲必雨,而又有潭在山之東。故老相傳:「但看黃鶴山頂雲,化作白龍潭上雨。」 蓋僧道潛句也。按《縣志》,在皋亭山東北,與皋亭接壤而生。有黃鶴公名權者,修道于此,以人得名。黃鶴公有女,人謂之仙姑,構一小樓于山北,近巔而居之。今基址猶存。相傳宋時皋亭、黃鶴諸山極盛。南渡兵興,設置戎壘,而古蹟漸亡。佛日山 在母山東北,高百丈。按《縣志》有石佛禪寺,左有渥洼池,泉水清冽。東坡詩云:「不堪土肉藏山骨,未放蒼龍洗渥洼」 是也。其下為茶山,茶山 高三十丈,在佛日之下。

魏化山 :在佛日之西北,高四十丈。桐、扣已下諸產,多松竹桃薪。獸多獐兔,鳥則鶯、隼、山雞、鳩鵲。按《縣志》名魏花,高二十七丈,周五百十五丈。產楊梅甚佳。

黃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高五十丈。按《縣志》:「在桐扣北,周五里。」

橫山 在黃山之北一里,名東西二橫山,皆相連絡,高三十丈。按《縣志》,在皋亭山之西。舊《志》云:自皋亭而西,蜿蜒盤曲,盡于橫山。橫山之高,不下百丈。

雞籠山 :在黃山之西。高六丈,周里許。

贊山 ,在「連河」 之南。

蔡姑山 在黃山之西北。

臨平山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平曠逶迤,無崇岡修阜。其巔曰「丘山」 ,高六十丈,週迴十八里。上有龍洞、天井,旱未嘗涸,禱雨最應。又有黃犢嶺、曲竹塢、細礪洞、劍池、錦屏石諸勝。下有東嶽廟、景靈觀、龍王祠。又下為臨平湖,一名鼎湖。宋徽宗崩於五國城,梓宮還行在,高宗至臨平奉迎,寓於龍德別宮,即此地也。今湖去山東南五里。按《縣志》:在桐扣山東十里,高五十三丈,週十八里,一名丘山,以唐丘丹居此,故名。又名駝山,以其形似駝也。

安山 臨平西北之支塢。

茅山 ,去臨平西北八里,在小林村。山無巨材毒獸,稍植松薪,鳥多山雞鴉鵲。

落山 :去城西北四十里。

橫峰山 去城西北五十里,高十五丈,週五里。「超山 」 在縣治東北六十里,高五十丈,週迴十五里,以其超然于皋亭、黃鶴之外,故名。山有石魚、石筍,他石多異,形如人獸狀,上有水、旱二龍洞,因建黑龍王祠。宋趙清獻公刺杭州,禱雨輒應,遂題石崖曰「海雲洞」 ,公墨跡也。繼有趙忠獻為勸農使,禱雨亦應。後丁方伯養浩仰二趙之高風,為二公建祠。後子之喬併奉方伯于中,扁曰「三先祠」 ,即葬方伯于祠側,因疏河一帶,名新開河,以便祀事,往來并通農艇。西南二里為丁山。

丁山 在超山西南二里。高二十丈,週迴二里,下有丁山湖。按《縣志》,「漢丁蘭葬母處。」

龜山 在丁山之北半里,高二十丈,週里許。馬鞍山 在龜山之北,高四十丈,週四里。覆釜山 在超山西北二里,高七丈,週迴一里。「蓬蓋山」

赭山 按縣志在縣冶東六十里,濱海產鹽,有鹽場。互見海寧。按《錢塘縣志》,為赫山

白栗山

「土山 」 ,俱在覆釜山之北,參差高下皆十丈,週里許。山栽松竹,獸惟兔鳥,鳩雉,山鵲。

石膏山 在城西北五十七里。出石膏如雪,一名「稽留山。」 無毒,惡蟲。

鶴山 ,去縣北五十里,高祇尋丈。

蛾眉山 ,去縣北七十里大雲鄉。高十八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