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縣令吳堂建,因里人有陳觀暨厥子冕聯登科第,改今名。

通濟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開化村楊家坂。舊架木,水漲輒圮。

皇清康熙十九年,邑人邵嘉易以《石梁》,所濟甚眾。

利涉橋 在開化汪家堰。舊亦架木為橋,溪深雨潦,易於傾壞,人病涉焉。

皇清康熙二十年,里人邵嘉捐《貲甃》石易之。

待月橋 在縣東山上,嚴子陵祠東。

楊公橋 在縣東北

聖安橋 在縣南五十里許永安山之聖安溪口。

羅橋 在縣西六里惠愛村。唐末羅隱嘗游吟於此,得名。萬曆間,里人王學粹重修。

上新橋 在縣北十餘里安辰村。

合溪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開化村、汪家堰、千家村二水合流,故名。日久圮壞。康熙二十一年,里人邵士莊重修。

狀元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新店埠,宋嘉定三年建。上有「宋嘉定三年李旻造」 八字。

德星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梅水溢沸,人苦褰裳。康熙十五年,邑人邵嘉捐資創建。石梁完固,不憂衝決。里人名曰「德星。」

清慈塘橋 在縣北十五里臨湖村。

新阜橋 在縣北二十里白昇村。

金家橋 在縣西六里臨湖村。

上麻石橋 、下麻石橋 俱在縣西十里臨湖村,洋陂湖西閘水所經。

郭溪橋 在縣西五里臨湖村。

周家橋 在縣西五里臨湖村。

五里白橋 在縣西五里惠愛村。

徐家橋 在縣西六里惠愛村。

通化橋 在縣北九里安辰村。

蔣家橋 在縣西北三里安辰村。

董家橋 在縣南十里。以上六橋皆木造。餘杭縣。

通濟橋 在縣東半里,跨苕溪。舊名「隆興」 ,錢武肅王改名「安鎮。」 紹興十二年復建,改今名。以木為梁。明洪武元年,縣令魏本初重建,通易以石,袤二十五丈,廣三丈五尺,俗呼「大橋。」 明正統間,縣丞丘熙岳加石欄。

萬歲橋 在縣東半里,按察分司之側。跨淺溝,惟一巨石。

葫蘆橋 在縣東南一里,跨南渠河。東漢隱士張儼植葫蘆以貿積錢造橋,又名「支家橋。」 明萬曆間,知縣戴日強重建。

安樂橋 在縣東四里,跨南渠。明洪武四年,寶輪寺僧重建。

部伍橋 在縣東四里,跨餘杭塘,分南渠河水入港。明成化間,知縣武英修建。明正德間,主簿陳祥重建。

下曹橋 在縣東十二里橫瀆浦東。

上曹橋 在縣東九里橫瀆浦之西,跨小港。宋崇寧間,邑人曹成建。

橫瀆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跨靈源港。唐大曆四年建。距橋五里有橫瀆鋪,故名。明永樂三年,主簿黃宗振重建。弘治四年舉人符俊重建。西鋪橋 在縣東一十七里靈源鋪西,跨餘杭塘,亦名「靈源橋。」

許墩上橋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石瀨市。亦名「錦歸橋。」

寺興橋 在縣東一十八里靈源院西,跨小港。唐咸通間,僧善本建。

城署橋 自部伍橋至此,並靈源二三保。下蔡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南接官河,北通諸港,在下蔡村。

長橋 ,在縣東二十八里,跨餘杭塘河。餘杭、錢塘以長橋為東西,西界自部伍至此,東接錢塘縣鋪路。

馬家橋 在縣東四里,跨南渠河。宋端平二年,邑人馬氏建。

福嚴橋 在縣東二十四里靈源二三保面河。余家橋 在縣東二十三里靈源二三保,跨小港。元至正間,邑人余武建。

孫家橋 在縣東二十六里,靈源四五保,通餘杭塘河。明洪武間,邑人孫氏建。

濟川橋 在縣南二里舊縣橋之東,跨南渠河。明弘治間,邑人徐杲建。

謝家涇橋 在縣東五里南渠河之南跨港,舊以木為梁。明弘治間,知縣冉繼志易以石。正德二年,主簿陳祥重修,易名「青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