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錢塘門外護國寺旁,一在金字碑坊側,二在萬松嶺,一在慶樂園。又萬曆三十年,杭嚴道增置義塚十畝。三十五年,府學教授楊元善置義塚於青芝塢,以待諸生之貧者。邑人葛寅亮因慶樂所埋已滿,別置「九曜山」 地廣之。

外縣

海寧縣治 在崇儒坊西三思橋。漢初名海昌,武帝改名鹽官。唐貞觀間立海寧縣治。宋太平興國四年即舊所建治葺之。政和八年,令王昺別為治事之所而增大之,廳舍畢備。至紹熙元年,令陳恕重修。累任必加營繕,不可盡考。按《圖經》,以鼓樓為門,亦名敕書樓。」凡所受詔敕並藏此,咸著於籍。旁列手詔亭、宣詔亭,堂曰「《清愛,曰》喜門曰「延停」,通後圃。圃後有堂,曰「平政」、曰「綠繞。」有亭,曰「錦香」、曰「仰高」、曰「梯雲。」西廳之後,有便室,曰「讀書林。」其側曰「進德齋。」花卉夾徑,松檜參天,為公餘遊憩之所。其丞、尉廨與令廨相比,在中門之東。簿廨則在縣治之西。皆有便門以通往來。兩廡列帑藏犴狴屬焉。曹局各有區別。元元貞二年,陞為中州署,仍宋舊。其廳事,延祐二年額曰「帥正」,趙子昂書。至正六年,州守何蒙於廳西十步起架閣庫,又改宋簿廳為捕盜司,州以判官兼之。元統三年,重修。明洪武初,復為縣。三年,建官吏宅於廳之後。正統九年,令伍服重修。弘治十六年,令孫昊重建譙樓。至嘉靖十五年,公署隳敝,令嚴寬新之,置廳五楹。原額「帥正」,改曰「忠愛。」前軒五楹,在廳南。中堂五楹,移額「帥正。」後堂三楹,額曰「冰玉。」架閣庫三楹,在廳東。耳房庫一楹,在廳西。幕廳三楹,在東。後有宅。軍器庫一所,在典史宅後。兩廡各十二楹,在廳左右。吏舍二十四楹,在廳西。縣宅在冰玉堂後。清軍丞宅在廳西。管糧丞宅亦在廳西。主簿宅在廳東南。獄禁十二楹,在廳西南。儀門三楹,在廳前。戒石亭在儀門內。土地祠三楹,在儀門東。延賓館三楹,在儀門西。旌善亭三楹,在儀門外左,其址高。申明亭三楹,在儀門右,其址卑。所以別善惡之崇卑也。譙樓三楹,在儀門南。舊有銅壺刻漏,明洪武九年,令黃守政造,後漸廢。嘉靖十五年嚴令重置,日夜天池各一座,平壺一座,「《萬水》壺」一座,《水海》一座,「仙人一尊,渾天儀一副,計銅四百觔」,後置漸毀。萬曆五年,令蘇湖重建。至

皇清順治十一年,秦令嘉系又葺新焉。今署廳三楹。

額曰:「節愛。」 明中丞溫純書。前軒三楹,中堂三楹為退思軒,今復為清愛堂。後堂三楹,原額帥正後房三楹,在帥正堂後。又耳房三楹,陽春堂五楹,久廢始復。內書室三楹,在西側,秦令建。舊書室三楹,在直北。庖舍三楹,在西側。戒石亭及六曹吏舍十楹,係新建。丞廳一所,在正堂東。清軍廳廢為園,簿廳亦廢。尉廳一所,在正堂西北。架閣庫在正堂西隅。耳房庫在正堂東隅。軍器庫在典史宅後。獄禁六楹,在儀門內西側。又女監三楹,在獄東北。新設羈候三楹,改建在大門內西南隅。儀門三楹,在戒石亭之南。賓館三楹,新建在儀門東側。傾銷房三楹,新建在儀門內西側。申明亭三楹,旌善亭三楹,以石為柱,東西對峙,在儀門外重建。又廊房各八楹,譙樓三楹。以上俱新改建。

縣丞署 二所俱在正堂西後。清軍丞署廢為縣令之園;一改在縣治東十步,宋元符元年建。《考異》云:「陳昱作廳記,謂縣甫有丞十年,廨舍隘陋,由是一新之。」 時政和十年也。逆而計之,舊廨當刱大觀間。淳熙四年,丞歐陽克世重修。廳之後有軒,曰「挺立」 ,東有室,有亭曰「芸香」 ,下瞰小圃,雜蒔花卉焉。東偏有井,其水品在《晞梅井泉》之下。

主簿署 在縣東五十二步,宋元豐八年建。《考異》云:「故老相傳,簿嘗寓安國寺,意舊廨毀於兵火,暫寄安國耳。」 紹興十三年,主簿鄭烈徙於縣西五十四步廳之側,有堂曰「省身」 ,曰「學古。」 舊名「雅飾」 ,自鍾禮部必萬作簿,易今名。

典史署 在縣東三十步。宋雍熙三年建。大中祥符二年重修。淳熙五年陳士良葺治之。廳之東有堂曰「晞梅。」 政和二年建。堂前一井,邑人云「此為邑中第二水。」 嘉泰三年,尉趙師羽立亭於城之巔,曰「道雲。」 又小圃中有茅亭,曰「仙隱。」 按察分司 ,在縣東二十八步。明洪武三年建。廳三楹,門廡俱備。

布政分司 在縣東二十步。明正統六年建。廳三楹,門廡俱備。

府館 在縣西二十步,制亦如之。後縣東止察院公館,規制視昔加壯,俗稱「東司」 ,想亦前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