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二里

東西廣三十五里,南北袤六十里。

形勝附

本府。嘉興、秀水二縣附郭。

《府志》:「浙西首藩,左杭右蘇,襟溪控湖,海濱廣斥,鹽田相望,鎮海諸山,隱隱列拱,旁接三江,百川環繞。而巨海環其東南,具區浸其西北,亦江東一都會也。」

《縣志》:一派平陽,並無壯險可據。明嘉靖三十三年,建敵樓覘倭扼要。於嘉興地海鹽塘築一座,名「鎮海。於漢、魏二塘築二座,一名鎮漢,一名鎮魏。於秀水地杉青閘築三座,名上青、中青、下青,鼎峙相倚,頗稱險扼。」

嘉興縣

《府志》:「距天目之趾二百里,而石脈至此盡伏。距東南海百餘里,而海潮至此盡平。四望如砥。誠澤國之佳境,全吳之腴壤。」

太平橋扼為險要,上構崇樓,足瞭烽警,下嚴門扃,可恃捍圉。亦屹然一關隘也。

隍池南引鴛湖水,西引漕渠水,並周羅城,會於望吳門外,亦形勝所聚。

秀水縣

東會滬瀆,西控語溪,無崇山贔屓之鎮,而「具區天目。」 苕霅之原,獨攬其秀,

邑故居澤國,非有名山望嶽,標幟方內。而其水多委宛,其材柔嘉。廣衍四望平原,膏沃衣帶,幾遍天下。

「高城深池,以固其圉。陂塘污庳,以鍾其美。」 《嘉善縣》

北枕長洲,東接吳淞,西連震澤,地當浙、直之交,為古吳奧區。

邑之形勢,南境高亢,北境最卑。

潢汙屈曲,以舟楫為車馬,素號「水鄉」 ,地非四達之衢,而海徼在東南,吳關在東北,壤道所接,亦稱「要衢。」

海鹽縣

大海環其東南,諸山峙乎左右,西引苕霅,北接吳淞,溪流百折,縈迴甫田,一望如掌,形勢亦東南之勝。

吳之陲,越之首,地脈結局於入海之處,故地氣高厚。觀境內秦溪、麻涇、長湖諸水,皆從北流,一由東北松泖趨滬瀆入海,一由西北過吳江趨白茅港入江,則海鹽高於諸郡邑甚明。

吾邑諸山,自杭州天目歷海寧分支而來,其勢皆東趨秦駐縣主山獨秀聳,而長牆、「石帆」 、「紫雲」 、「金粟」 又參差環列。每登樓高望,翠屏青戟,奇峭千狀,而俯瞰雲濤,浩然無際,一碧萬里,亦吾鄉大形勝也。

《寰宇記》曰:「廣斥鹽田相望,即海鹽、鹽官之地是也。」

東為大海。海自金山、乍浦度縣境,至澉浦、黃灣、海寧縣界岸,皆斜侵而南。過赬山、錢塘,歷臨觀以及四明,復斜出北,東向大洋。故此縣雖遠睨窮髮,而寔《內屏》越堧,紆迴曲島,風氣包函,與他海不同。

東與明越二州相對

《天霽時》,東岸山歷歷可數。深夜籟絕,雞犬聲亦相聞。

舊有海月亭在縣東五里,望海鎮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寧海鎮在縣東一里。又有九塗、十八岡、三十六沙洲,漂蕩日久,淪於滄波浩渺之中。劉伯溫云:「天目雖為浙右鎮山,然勢猶未止,蜿蜒而來,右束黟、浙,左帶苕、霅,直至此州長牆秦駐之間而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以長江、淮、泗之水,以慶、紹諸山為虎,右」 繞以浙江、曹娥之水,諸水皆朝拱於此州,而後復乘潮出,前復以朝鮮、日本為案,此南隴最大地也。

石門縣

南枕皋亭,北通震澤。左「玉灣」 ,右「金鵝」 ,居山澤之界,孔道四出。

三吳古稱澤國,而語溪「發源天目,委注苕川」 ,乃三吳澤國中之支節腠理也。

支港縱橫分布,迴環七白圍之間,彷彿井田遺象。

《崇、桐之交》,所稱吳越戰場者,大蕩二,小蕩五六,曠闊極目,林莽不生,實稱雄壯。

平湖縣

湖介三山九水之間,坦遠疏紆,視他邑尤秀。而東南薄海,蔽金山於右,翼海鹽於左,乍浦其綰轂云。

面數九峰背環三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