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

皆陂湖而南湖尢大,稽其故履,當百有二十頃。東郭湖 一名東瓜湖,一名宋郭湖,以其在郡城東北,故名東郭。「東瓜」 者,音之訛,「宋郭」 者字之訛也。舊置堰其上,以蓄西湖之水,今開堰置橋幽湖 ,在治西四十里,支流環錯,匯為深源,因以為名。

運河 在治西北四里。舊《志》:「隋大業中,開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里,以通龍舟。」

月河 在治北一里。其水環繞城北,故名。亦名「月濠。」

韭溪 在府城內,即南湖支流,經府城而達運河。舊《志》:在府城南八里。按《川瀆記》,「太湖東通嘉興韭溪水。」 今按運河西北接太湖,則當云東南通韭溪為是。

穆溪 在治東北四里,接上谷,入太湖。水中多龍骨,俗傳龍蛻於此。

芝溪 :在治西北五里。

錢溪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相傳,舊有富室錢氏居其上,因名。

麻溪 :在治西北三十里。水通太湖。

澗溪 :在治北三十四里。一作「爛溪。」

青龍港 :在治南三里。通海鹽塘。

白龍潭 在治西南四里。有白龍穴,風濤間作,輒飄溺舟楫,居人作三塔以鎮之。宋淳熙初,歲大旱,知縣李時習用攪龍法求之,雨即應。螺潭 在治南五里,有白色細螺生其中。九觔潭 在治東北思賢鄉,南接天荒、許家二蕩。

六百里蕩 在治東北二十九里,廣袤六百里。鴈蕩 ,在治西北二十五里。《趙志》:「鴈蕩名鴈門蕩,旁有海雲樓。」 今廢。

天荒蕩 在治東北思賢鄉,南接許蕩,西接毛頭、菜花等蕩,皆有茭芡之利。

和尚蕩 在治西北二十八里。

學糧蕩 在治東北十五里。

秋涇 在治東北六里

爽溪 在府西北,有水西寺。唐宣宗為光王時,嘗隱於此。

秀水 在北麗橋東。世傳天和、景明時,水漾五色。

《吳陸瑁池 》,即今南湖。

滮湖 在治南二里。一名馬場湖,俗稱南湖。《宋志》云:「闊五十丈,深三丈。」 西有濠股塔,東接放生池。遠市千家,背城百雉,擅一邑之勝。宋有柳園、會景亭,并尚書潘師旦園地。

雙溪 在治東六里,以其近漢塘、魏塘,故名。舟之達於松江者皆由此溪。

練浦 在城南二十五里。西通長水,東接橫塘。世傳吳王練兵於此。又名練塘。《趙瀛志》:「其西北十里有槁壤,圍環八里,地廣萬畝,相傳為吳越戰場。土人墾地,往往得敗甲朽鏃云。」

馬塘涇 在城東南七里。始皇東巡至此,遏水為堰,以厭水市之謠。堰成,斬馬以祭,故名漢塘 ,在治東十五里。按《新唐書地里志》海鹽註云:「西北六十里有漢塘,泰和七年開。」 然自海鹽西北,直通嘉興,總名漢塘。

魏塘 在治東十里,達嘉興運道。

華亭塘 在治東一十五里,通華亭。

鳳凰洲 :在治東南七里。舊名龍舌頭。

麒麟塘 :在治東十九里,通漢塘。

伍子塘 :在城東二十五里,接胥山。

梅溪 在治南四十里。溪旁村落多樹梅,故名。吳涇 在治東六里。

白苧堰 在治東三里

盛家堰 在新行鎮北

長水 ,在城南三里。自由拳至硤石,亙五十餘里。

嘉禾墩 在城東北四里杉青閘後。即吳時生嘉禾之地也。

望虎墩 在嘉興縣東南一十五里。

讀書堆 在治東七里,俗名「顧節墩。」 相傳陳顧野王讀書於此。

烈女河 在城內,即錢子順二妹投河處。見《烈女傳》。

雋李池 ,陸廣微《吳地記》:「在嘉興縣北三十里,是吳造戰艦處。」 「雋」 即檇。《史記》《漢書》同。

金魚池 在府治西北二里。唐刺史丁延贊得金鯽魚於此。

瑤池 在嘉興縣里仁十一都正來字圩。里人曾得殘碑,有「大宋殷澄」 數字,餘漶漫不可讀。飲馬池 在顧節墩南。相傳野王讀書時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