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十三年,僧會欽、大方拓地重建佛殿、法堂。歸併者:「西巖寺、淨明院、蓮堂庵、普潤庵、通濟庵、悟空庵、大明院、淨覺院。」

法相寺 ,在縣東三十里麗景村。初名「報恩。」 唐咸通間符禪師開山。宋大中祥符賜額。明洪武二十四年立叢林。有玉泉、亭、舍潤軒、富陽三十六寺,此為最勝。永樂十四年燬於火,宣德八年雪島師重建。歸併於此者靈巖院、泗州庵淨居寺 ,在縣南四十里太源村,後晉天福顯禪師建,名「淨福。」 宋治平中改今額。明洪武二十四年立叢林歸併於此者,崇善院、禪寂院、真如院。

偃松寺 在縣西南十里馴雉村。宋嘉泰年建。前有大松盤護,因名。元末燬,明洪武十一年僧真初重建。二十四年成立叢林,「歸併者永樂、吉祥寺、淨土院、靈巖寶山院、大智院、法雲院、普惠院、真寂院。」

能仁寺 在縣西南十里太平村。後唐天成初建,名「雲霽。」 宋咸淳初改今額,明初重建。洪武二十四年成立。叢林歸併者:法門寺、三學院、真如院、寶林院、崇福庵。

寶相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度護村,明初建,併此者寂光、普照禪寺、報恩禪院。

妙智寺 在縣西南五十里善政村。唐太和初僧會遇建。錢武肅改「永安」 ,宋大中祥符改今額。宣和方臘之亂燬,邑人李𩊠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成立叢林。歸併者妙嚴院、萬春院。

永寧寺 在縣西百五十步。梁大同初建,名「國榮。」 宋大中祥符改今額。元末明初重建。洪武二十四年成叢林,明末燬。歸併者:真覺院、淨因院、淨土院、長福羅漢院、大安院、端相院、慶思院、資聖院、慈雲院、華蓋山仙院,今並復舊。

龍景寺 在縣東十八里春明村。唐大中間建。元燬,明重建。洪武二十四年立成叢林。

真寂寺 在縣東南四十里靈峰村。宋紹興間建。明初重建。洪武二十四年立成叢林。

大雄寺 在縣西南五十里屠山村。唐長慶初建。吳越相國許明捨宅為寺。宋治平間,改今額。明初重建。洪武二十四年成叢林。崇禎十三年,僧如奎重修。

華蓋仙山寺 在縣東北十二里。後晉天福間建。明初,併永寧。寺舊為民侵佔,獨伽藍殿數百人舁之,莫能動。萬曆中,僧真德重建。

崇元觀 在縣東一十三里春明山。宋淳祐乙酉,遷於紫薇山。

紫霄宮 在縣西三十里太源村。

妙庭觀 在縣西北十五里臨湖村。初名「明真。」 宋治平間,邑人張作楫延請禪師石腹開基,立成叢林。今廢。

餘杭縣

永安寺 在縣東南二里。元至元元年建,至正間燬。明洪武元年重建,二十四年立成叢林。成化年間,禮部尚書鄒幹捐俸鑄鐘,子煜倡建鐘鼓樓并觀音寶閣。歸併者:法喜寺、廣福禪寺、天真寺、般若寺、吉祥寺、無相寺、靜林寺、金仙寺、顯聖院、興道院、福嚴院、善應院、勝福庵。

南山普寧禪院 在縣東北三十里常熟鄉。宋白雲通教大師建。淳熙七年,改今額。元末燬,明初重建。歸併者:慧照塔院、定一院、松隱庵。按《縣志》:「在山前界。宋紹興間創,名傳燈院。淳熙七年改今名。」

慈聖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常熟鄉,名「靈嶽。」 唐時建,宋治平中改今額。歸併者,永壽禪寺、安眾寺、西教庵。

光孝寺 ,在閑林東扇一圖,唐蔣山太平興國禪師建,太宗敕額。明正德初,無盡和尚禱雨龍門山,顯白蛇於缽內而大雨,寺復興。

徑山興聖萬壽禪寺 ,在縣西北五十里。唐代宗時,僧法欽結庵於此。有白衣士求法度為沙彌,名宗慧,入長安,代宗問其師,承對曰:「臣師徑山僧法欽。」 召赴闕,賜號曰「國一禪師。」 詔杭州即其庵建寺,曰徑山。由宋迄元,為禪林冠。歸併者:廣化禪寺、順慶禪寺、妙濟禪寺、寶際禪寺、化城接代寺、雲福禪院、圓覺庵、圓修庵。

化城寺 在縣北四十里雙溪上,舊接待寺也。宋嘉定間,徑山住持可宣創建。嘉定八年,欽奉御書,特賜「可宣日佛禪師」 ,并書「化成」 二大字,賜充接待院額。元初重建,至正末兵燬。明洪武間,僧慧寬重建。正德中,僧淨松等以役累消乏,將山產九百餘畝得價銀二百七十兩,出佃民間迨。萬曆中,僧法鎧主刻藏,議置藏化城,募金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