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5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秀才巖 徑山大禪庵北,《羅隱》隱此。

《貞女井 》白沙村貞女,蓋童氏婢。遭亂,為兵所掠,載馬上經井,奮身躍井中。康熙十一年,井號,三日水腥,不可食,里人禱之復清。

後唐《尚父吳越國王諡武肅神道碑 》楊凝式撰,張恭嗣書,丹郭在微篆額,「長興五年立」 ,今無存。

石香鼎 宋學士陳堯佐授外臺日,謂道士馮得之曰:「嘗夢遊名山,見仙人以鼎鼐相期,何敢過望。」 馮曰:「學士人望所歸,名列仙籍,世間富貴何足相浼。」 後果大用。造紫石巨鼎二,置祥光亭上,有銘。今廢。

磁大士相 長五尺。狀如生。商人初成此相。欲送往京。大士不肯行。夢欲往天目。遂送至山。見在棲雲殿。

蘇東坡、黃山谷《佛印像 》,在玲瓏山。明萬曆初,僧於寺基下得「三先生遺像,邑令褚棟立碑記之。」

朗山塔 治西五里朗山下。

海會塔 二座在海會寺,高二十餘丈,圍五丈,鑄鐵為胎,青石砌成,上刻玲瓏佛像及經。宋天禧五年僧有明募造,凡十一年而後成。蔡襄撰《記》。今寺廢塔存。

「辟支塔 」 ,《太平寺高僧藏真骨》處,嘗有靈光熠燿。

《東山塔 》東山塔院即謝安石高臥處也。塔影倒垂,遺石盾四隻,今無存。

醋庫 治南三十步,「錢王遺跡。」

「千人溝 」 ,開化寺前,上覆大紫石,中有複道,可容千人,《錢王遺跡》。

戴妃宅 馬帶橋之上,蕭牆尚存,前有《戴家園》,其遺址也。

「婆娑巖壑 東山」 ,宋吏部俞公烈讀書處也。學士洪公咨夔有《記》。

《銅罏 》,「葛稚川《鍊丹遺跡》。」

萬年松 ,《分經臺》有三松,一為雷火所摧,二俱枯立。

學士松 ,玲瓏山坡公所手植者,亦名「羅漢松。」 偃松 徑山西,其高丈許,其蔭四垂,平柯不聳。其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愛。

無骨箬 ,洞霄宮山多生紺箬。昔晉許遠游真君上昇,語弟子曰:「吾有金丹一劑,藏山中無骨箬下,他日有緣者遇耳。」 後人採薪,或帶箬歸,往往臨爨始得之,採時不見無骨者。

辛彝古本 《益泉山》,老幹參天,廣蔭數畝,花開如玉山燦爛。

功臣古桂 開化院,大可數圍,高踰十尋。秋時花繁金粟,風送旃檀,妙香聞於十里。

梅花嶼 ,憲副張公振先之別墅也,中有金沙泉、瑞鹿清嘯二亭。按二亭俱屬西湖,似不必書。然《西湖志》亦載二亭締造之由,示不忘舊也。故附著之。

於潛縣

縣舊城 ,在縣北二百四十步。隋開皇十三年築,久廢。元至正十七年重築,明初毀。

《款乃亭 》在《野翁亭》北,今廢。

此君軒 舊名綠筠軒。宋寶慶初,避上嫌名,易以此君軒,在今儒學後軒有東坡「寧可食無肉」 之詩,今廢。記見《藝文》。

深明軒 宋令方熙建

「更好亭 」 在清白亭右,元皇慶間建,今廢。「明秀亭 」 在翠微亭南,今廢。

潺湲亭 在縣治西舊城外,今廢。

「清白亭 」 在岝崿山下。

跨虛亭 在岝崿山塔北。亭下崖壁數丈,有仙人壇,殆類鑿成,正在石壁險絕處,今廢。

《雨立松碑 》在蓮花峰,有虯松偃屈如蓋。邑令陳堯典避雨其下,因立碑。

《立玉亭 》在天目山,景絕勝。

「振衣亭 」 在天目半山。

日哦軒 丞廳宋建,今廢。

月華亭  、扶春亭 並舊治內,宋寶慶中,令方熙建,今廢。

會心樓 治內東麓,故址尚存。

越王城 ,治東十五里。夏少康之後封越,其支庶居此,又名平越城,今平越村即其地也。久圮秦皇,斷碑 石柱山頂。

秦皇斷隴 在天目山西尖之西南。《古記》云:「秦皇所鑿」 ,今宛有刀斧痕。

潛州城 ,在縣東七里豐國後鄉。唐武德七年置潛州時築,八年復於潛。今其地猶名城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