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七十五卷目錄

 寧波府部彙考一

  寧波府建置沿革考

  寧波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寧波府星野考

  寧波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九百七十五卷

寧波府部彙考一

寧波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本府

寧波,為揚州之域,蓋菫子國也。夏封無餘於越,此越東南境。春秋時,吳增封越邑,東至勾甬,勾甬之名始見。又《越語》:「勾踐之地,東至於鄞」 ,鄞之名始見。《吳越春秋》,以越有赤菫山,故加邑為鄞云。勾踐滅吳,欲置夫差、甬東君三百家,而遂為越東南所際之全地。後越無疆為楚所滅,尚遺子孫在焉。秦始皇二十五年滅楚,降越君,置勾章、鄮、鄞三縣,屬會稽郡。漢元封二年,會稽郡隸揚州刺史。新莽改鄮曰海,治鄞曰菫。東漢建武初,復其舊名。永建四年,分浙江以東為會稽郡,仍領縣三,曰勾章、鄞、鄮。晉太康元年,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會稽隸焉,而勾章、鄮、鄞仍屬會稽郡。太康二年,封孫秀於會稽,改郡為國。永寧元年,國除,仍為郡。太寧二年,徙瑯琊王為會稽王,郡改為國。宋永初元年,復以會稽為郡,仍領三縣。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統會稽郡。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省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 ,會稽郡隸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統會稽郡。陳永定三年,省東揚州,并屬揚州,改會稽郡為越州。天嘉三年,復以越州為會稽郡,仍立東揚州屬之。隋開皇九年,平陳,郡縣大加,併省,省東揚州,廢會稽郡,置吳州總管府,廢鄮、鄞及前會稽郡之餘姚入勾章縣。勾章屬吳州。大業初,又廢總管府,改吳州曰越州。三年,仍改越州為會稽郡,勾章屬焉。唐武德四年,改會稽郡為越州,還故餘姚地,置姚州,自後別見。以勾章故鄮鄞地置鄞州,不設縣。八年,廢州為鄮縣,屬於越。貞觀元年,越州隸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東道越州屬焉。二十六年,析鄮縣為奉化、慈谿、翁山四縣,置明州。天寶初,改明州為餘姚郡,仍領四縣。至德二載,餘姚郡隸浙東道。乾元元年,復為明州。廣德二年,以台州之象山縣來屬明州大曆二年,省翁山縣,明州之領縣仍四。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建中初,復分為浙東西道,二年復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明隸東道。乾寧二年,明州建望海軍,又以望海鎮置望海縣,明州增縣一。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明州屬吳越國。三年,改望海為定海縣,鄮縣曰「鄞縣。」 而明州之領縣凡五,曰鄞、慈谿、奉化、象山、定海。宋建隆元年,升明州為奉國軍。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吳越國除明州,仍領五縣。至道三年,明州屬兩浙路。熙寧五年,析鄞縣置昌國縣。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為一。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明屬東路。紹興二年,復分浙為東西二路,「東路治紹興府,督明州。慶元元年,升明州為慶元府」 ,領縣六,曰鄞、慈谿、奉化、定海、象山、昌國。元「至元十三年,克宋慶元府,改為宣慰司。十四年,改為慶元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隸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又置浙東道宣慰司於慶元路。元貞初,升昌國、奉化為州,屬本路。明洪武元年,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改慶元路為明州府」 屬之。二年,昌國、奉化仍為縣。九年,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 ,明州府隸焉。十四年,改明州府為寧波府。二十年,除昌國縣入定海。而寧波府領縣五,曰鄞、慈、谿、奉化、定海、象山。

皇清因之,增設「鎮海縣。」

鄞縣:附郭。

秦勾章、鄞、鄮三縣屬會稽郡。漢因之。新莽改鄮為海治縣,鄞曰菫縣。東漢復為勾章、鄞、鄮三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晉、宋、齊、梁因之。陳勾章、鄮、鄞三縣屬越州,尋仍屬會稽郡。隋勾章縣廢鄮、鄞入之,屬吳州,尋屬越州,尋仍屬會稽郡。唐以勾章故鄮鄞地置鄞州。後州廢,為鄮縣,屬越州,尋屬明州;或屬餘姚郡,尋仍屬明州。後五代改為鄞縣,避梁祖諱「茂」 云,屬吳越國。宋,鄞縣屬慶元府。元,鄞縣屬慶元路。明,鄞縣屬明州府,尋屬寧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