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綸于招寶山築建城堡,凡二百丈。高二丈二尺、厚一丈。設雉堞,東西為門。內建戍屋四十餘楹。又于山麓西南展築靖海營堡,周二百四十丈。建屋四十餘楹。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穿山城 屬定海縣,距郡東南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十七年,安陸侯吳傑以「濱海要衝,乃成城,徙定海衛後所官軍守之。城高二丈一尺,趾廣一丈,周七百四十二丈,延袤四里有奇。為東西南北四門,門各有樓。穴水門于南門之側,設以弔橋,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樓、戰臺、警鋪。外自東繞西,通二百八十五丈為池」 ,東北各五百二十五丈為塹道二。

皇清順治十八年,以城趾跨山空闊,遂築而小之。寺周

三百九十五丈,延袤二里有奇,高如舊。

舟山城 屬定海衛。唐為翁山縣。宋、元為昌國縣。四面皆海,距郡二百六十二里。明洪武十二年,明州衛守禦千戶慕成、指揮許友城之。嘉靖四十「年,海道譚綸增築敵樓二十處。城高二丈四尺,趾廣一丈,周一千二百一十六丈,延袤七里,為四門,門上有樓,穴水門于東南,各置弔橋,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警鋪。外為」 池。自東南及西一千二百六十八丈。北際山,不設。

皇清順治十三年,廢舟山所徙居民于內地。今城隳。

霩衢城 舊為定海衛千戶所,距郡東一百八十里。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築,高一丈九尺,趾廣一丈,周四百八十八丈,延袤三里有奇。為南北西三門,門各有樓,外設弔橋,羅以月城。城上列雉堞、警鋪、敵樓。西有瞭遠臺,東、西北壕三百七十四丈,南至西山,塹一百三十二丈。今遷居民于內地城隳。

象山縣城池 ,距郡東南二百七十一里。嘉靖間,倭亂,知縣毛德京築,高一丈六尺,趾廣二丈,面廣一丈,周一千八百九丈有奇,延袤五里。為四門:東賓暘,南「來薰,西迎恩,北拱極門」 ,各有樓。穴水門于北門之右。南門之兩旁,城上有雉堞、敵臺、警鋪。外自水門至東為壕,自東門而北至西南門之東為塹。今復修築增崇。

昌國城 ,距郡南三百五十里。明洪武十二年,于昌國縣開設守禦千戶所。十七年,改縣為衛。至二十年,內徙海島居民,革縣,徙衛象山縣之東門。二十七年,因東門懸海,薪水不便,徙後門。指揮武勝掘隍成城,高二丈三尺,趾廣一丈,延袤七里。為門四,各有樓,設弔橋三。穴水門于西、南二門之側,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樓、警鋪。外為壕二百一十六丈,其西北九百一十丈,依山不設。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入據後,都指揮梁鳳加築。

石浦城 前後二千戶所,屬昌國衛。東南面海,西北因山,距郡南三百七十一里。明洪武二十年,徙司于象山縣之「青山,乃調前後二所于石浦,築城捍守,高二丈三尺,趾廣六尺,周六百七丈。為西、南、北三門,門各有樓。穴水門于西、南二門之側,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臺、警鋪。外為壕一百十丈,其西北一百六十丈阻山不設。」 嘉靖三十四年,都指揮梁鳳復增葺之。今廢。錢倉城 千戶所屬昌國衛,距郡南二百六十一里。明洪武二十年,千戶王普築。嘉靖「三十二年,都指揮劉恩至,加葺。高二丈六尺,趾廣一丈三尺,延袤三里,為門四。門上有樓,穴水門于西門之側,外設弔橋,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樓、警鋪。外為」 壕六百丈,餘二十丈,阻山不設,今改為寨,設營房三百六十間。

爵溪城 距郡東南二百七十二里。明洪武三十一年,千戶王恭築。嘉靖三十一年,都指揮劉恩至重修。高二丈八尺,趾廣三丈,延袤三里。為東、西、南三門,門各有樓。設弔橋于南門外,羅以月城。城上設雉堞、敵樓、警鋪。外為壕三百二十丈。

南堡城 在象山縣西南三十里。明正統八年,防倭,築。今圮。

遊仙城 在象山縣東南一十五里。明正統八年,防倭築。今圮。

陳山巡檢司城 在象山縣東南一十三里。舊置縣北陳山。明正統八年,參政高峻改置今處,而仍其名。今圮。

趙嶴巡檢司城 象山縣東七里。舊隸寧海。明正統八年,因倭寇,改置今圮。

石浦巡檢司城 明洪武二年築。二十年,改置千戶所,徙司于青山,名仍舊。今圮。

爵溪巡檢司城 在象山縣西五十里。明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