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響石坪 戴表元有詩

「降渚 」 ,昔有星霣海濱化為石而光潔,故呼其地曰「降渚」 ,俗訛為「降阻」 ,非。

舍塘村 在縣東北一十里。

妙高臺 在雪竇山之妙高峰,黃溍有《詩》。「宣詔亭 」 ,今為旌善亭。

頒春亭 今為「申明亭。」

參前亭  、覺後亭 ,俱在學宮之內,令丁濟建,太學博士陳著《記》之。

高清亭  、松亭 俱縣西,《名山亭》。

「偃蓋亭  」 、《隱秀亭》。

飛雪亭 並在雪竇山,高元之有《飛雪亭詩》。登陸館 ,在縣東四里。

《鎮海縣志》

定海縣

昌國城 在縣東海中翁洲,本翁山縣。唐大曆六年廢。宋神宗熙寧六年,復立昌意縣。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升為州,入明。洪武間,仍為縣。至二十年廢。以其懸居海島,分徙其民,僅存在城五百戶,隸定海縣。

蓮花洋 :在縣東海中。補陀巖,佛書所謂「海岸孤絕」 處也。

狀元橋 在縣東北翁洲。

碁子泙 在候濤山半山之間,有小沙灘,其下通海,出石碁子。

芙蓉洲 在昌國境,四面皆海,懸若洲島,官民居多植芙蓉,故名。

安期先生洞 在昌國馬秦山。世傳安期生隱於此,因以名鄉。今洞亦湮廢。

屏山堂 在縣東北梓蔭山上。宋馮柄建,今改「迎秀亭。」 應煟有《記》。

徐公堂 在縣治西。紹興間,龍圖徐公禋宰邑,惠政及民,民思而建之。今廢。

安樂堂 在縣西北三里。

大生堂 在縣東。昌國主簿王子亨建,今廢。《鎮鰲堂》

清白堂 俱在昌國境內,今廢。

海光閣 舊名「多稼亭」 ,在縣治西北。宋嘉定間,令崔端學建。

待賢亭 在縣東門裏。元至正元年建。

航濟亭 在縣東南

柔遠亭 舊名「巨川」 ,令徐禋重建。

翠深亭 在縣南

永賴亭 宋淳熙十年,通判林桶建。

海晏亭 舊名「鎮海」 ,宋寶慶二年,守胡矩改今名,在縣西北。

迎麾亭 在縣西三里。徐遹成建。

「浮香亭  」 、「鰲峙亭  」 、「恩波亭。」

斸雲亭  、冰壺亭  、濂泉亭 俱在昌國境內,今盡廢。

濟川館 在縣南,舊名「利涉」 ,又名「濟川亭。」 依憩館 在縣東北昌國境內。

舟山館 在昌國境內,令趙大中建。

定海驛 在縣西城外一里。

霩衢驛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俱明洪武二十年,令陳震建,今皆裁革。

清輝軒 在縣西北海光閣前。宋嘉定十三年,令趙珌夫建。

翁洲書院 ,在昌國境內。宋理宗書扁以賜參知政事應㒡。「岱山書院 」 ,在舊昌國岱山中。宋咸淳祭酒魏矩建,元至正三十一年徙於市,黃震為之「記。」 《象山縣》。

古鄞地 《漢·地理志》謂「鄞有鮚崎亭、天門山」 ,鮚崎在奉化,天門山即今象之東門山,乃知象亦為漢之鄞地云。

昌國舊城 ,在縣南九十里懸海,地名「天門山」 ,故跡尚存。

縣基平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欲於此建縣,故名。

宋王城 ,在縣南八十里。先時人見浮屍海岸,繡龍黃袍,疑為帝昺,遂葬焉。外圍以牆,因名「宋王城。」

象山鎮 在縣西一里南橋外。

丹竈 在縣西丹山上。梁陶弘景修煉之所,遺址尚存。

酒務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步。

南田 四面懸海,周圍一百餘里,山名「大佛頭」 ,高出海中諸山數百丈。日本入貢船望北行,以此山為向道。舊設三里村落,有范嶴、林門、朱門、金砦、下灣諸處,地甚平曠,田極豐腴,雖大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