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有巨井深浚,水色紺寒,疑有蛟龍居焉。又有老松如龍,數百年物也。唐李紳「少嘗經游,後領郡,因新之,復為作文,刻石以記」 ,今廢。

桃源觀 在縣北通越門內。唐武德八年建,號太清宮,後廢。後漢乾祐三年重建。有山門兩廡、大殿層樓,改今額。按《舊錄》云:吳越時有《東都帖》曰:「桃源觀宮主靈逸大師陸契真乞以錢本回運香油。未審剡縣太清宮所,彼三清大師作真聖宮北帝院使用。」 則是時大清宮尚存,又與桃源觀別為一區矣。

金庭觀 在金庭山。舊傳晉王右軍捨宅為觀,初名金真觀,後改金真宮。宋、齊間,褚伯玉居此三十年,後遊南嶽、霍山,復歸,謂子弟曰:「吾從此去,十旬當逝。」 及期而終。唐高宗時,賜名金庭觀。宋宣和七年,改崇妙觀。

新昌縣

「寶相寺 ,在南明之陽,東晉曇光開山。齊永明中,僧護嘗隱於此,護始到,夜聞鐘鼓仙樂之音,又時現佛像,煒煌可駭,由是啟願,鑿百尺彌勒像。像成,端嚴偉特,名聞中外。其取異者,像自石中鑿出。今佛身之後,石壁之上,有自然圓暈,如大車輪,正當佛首,而四方闊狹一同,無毫釐差。佛身高廣則咸平僧端辯嘗記之」 云:「按劉勰《舊記》,齊永明四年,有浮屠氏,厥號僧護,嘗茲矢誓期三生,躬造彌勒之像。梁天監十二年二月,始經營開鑿之。洎畢,龕高一十一丈,廣七丈,深五丈。佛身通高十丈,座廣五丈有六尺。其面自髮際至頤,長一丈八尺,廣亦如之。目長六尺三寸,眉長七尺五寸,耳長一丈二尺,鼻長五尺三寸,口」 廣六尺二寸;從髮際至頂,高一丈三尺,指掌通長一丈二尺五寸,廣六尺五寸;足亦如之。兩膝加趺,相去四丈五尺,壯麗殊特,四八之相,罔弗畢具,天下鮮可比擬者。後梁開平中,吳越王鏐賜錢八十萬貫,造閣三層,東西七間,高一十五丈。又出珍寶鉅萬,建屋三百餘楹。後鏐之孫俶,又列二菩薩,夾侍閣前,身高七丈。宋景德間,邑人石湛鑄銅鐘一口,董遂良等捨錢百萬妝飾金像,又詣闕請經一藏,石氏又起轉經藏并寶殿以安之,賜額「寶相。」 厥後侍像亦壞。元元統二年,僧普光更為坐像二,高六丈五尺,又以銅絲為網,護于其前。明永樂九年,住持僧裔重建三門毘盧閣,凡三層五楹,高十三丈五尺。正統中,悉燬于火,今惟僧房十數間而已。

興善寺 在十都。晉太康十一年,西域僧幽閒建。

天姥寺 在天姥山中。後周廣順元年,僧德韶建。旁有「接台館」 ,上官及使客往來,俱宿於此。寺舊有額田二百六十畝,後漸為豪強所侵。明嘉靖十九年,知縣何孟倫核正還寺。三十年,知縣卓爾鐫之石。

千佛院 在石城山。齊永明中建。佛塔上有宋咸淳九年邑中鄉薦題名。

清虛庵 在桃源觀西。宋乾道間,晦庵先生遊水濂,還,訪梁平叔,同宿于庵。

半嶺庵 在陳公嶺,連嵊界。明訓導呂華捨田四畝。又孫、唐、石三姓,捨田十五畝,烹茶供往來者。

法通庵 在嶺頭。嵊界道人金覺渭,置田五畝,亦為茶費。

真聖觀 在石鼓山。宋紹興十四年,知縣林安宅建,中有石《太傅遺像》。

桃源觀 在東。山下流河嶺北,四面皆山,一徑斜入,桃花千樹,松柏陰森,雖夏無暑。中有環松軒。

崇真道院 在二都。宋石迪之建,始名「棲霞。」 淳祐中,陳雷改建,名「小蓬萊。」 元至元中,完顏重建,改今名。

龍亭 在高蟠潭上,俗稱白龍母所棲,因作亭奉之,水旱禱應。元至順中,王綸為新昌尹,將之任,舟次揚子江,夢一嫗來謁,問之,曰:「新昌高蟠人,姓白,聞公遠來,故相迎耳。」 覺而怪之,比至謁之,果有高蟠潭、白龍母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