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龍符山 在府城東一百七十里海中。《吳越春秋》:夏王登此,得龍符。又名覆釜山,上有巨人足蹟,相傳夸父逐日所踐者。

大雄山 :在府城東二百十一里海中。舊有僧懷玉嘗伐木於此,值風浪,有光如練,導至湧泉寺。

芙蓉山 ,在府城東二百里。出海口望之竦若紅蓮始開。唐天寶六載,改名「秀麗山。」 有石龕,方圓二丈,巉巖如斷。

臨溪山 在府城北二百四十里。有二水合成溪,名「臨溪山」 ,因溪名。

白山 在府城東南二十五里。望之如雪。其上有湖,舊傳金鵝於此集焉。下有溪,其水金色。高麗頭山 在府城東南二百八十里海中。自此山下分路入高麗,其峰突立,宛如人首,故名。牛極山 在城西北一十里,以牧牛路至此為極,因名。上有平坡數十畝,可遠眺。

少兩山 :在城東九里。舊傳築城時較其土稍輕,故名。

白巖山 在城西一十二里。舊名「白馬山」 ,唐天寶間改今名。

臨海山 ,在城東北二百四十里,枕海。本名牛頭山,以有石似之,故名。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下有二溪,一始豐,一東女,至郡北合流。

岐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因黃巖戴氏贅杜氏居于此,故俗呼「杜岐山。」

上足山 ,在城西南一十一里,一名「戲龍山。」 西接真隱,南連永嘉,西南連括蒼,有石井、龍湫。巖上有瀑布,高十餘丈,歲旱必禱焉。

將軍山 ,《東刊》「山南烈女馮光奴死節處」 ,旁有峰蜿蜒如蛇,一名蛇山。

天門山 :在城西六十里,高數千仞。

望海尖山 在城東北四里後嶺。上甚高聳,宜遠眺。土人多以為田麥時翠浪翻浮,最為可愛。古塘門山 ,在城南二十里,兩峰對峙,中空十餘丈,舊傳海門在焉。

新羅山 :在城西三十里,與八疊嶺相望。鳥道巑岏,多野果,土人利之。

鴻鶴山 有二,一在城西七十里,一在城西北六十五里。

翠環山 :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峰巒回合,有若環翠。

芳溪山 ,在城西三十五里。深窅可一百里,通仙居、黃巖。有水源深遠,溉田甚多。

葛溪山 在城西三十五里,俗稱葛仙翁煉丹處。有石如藥碾狀,有禮斗壇,壇上有湫,頗深窅,霧雨晝冥,有龍宅焉。

三山 :在城東七十里。有三巖聳異,賀氏世居于此。唐賀瑄與二姊殉父赴水,後顯靈,建廟於此。

頭扣山 在城東北二百一十一里。西有嶼。鵝鼻山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狀如鵝鼻,吸水在海中。

石佛山 :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

巉山: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舊有田廬舍。

蒼郭山 :在城東北二百一十一里。其西有蒼郭村。

小門山

大門山 :俱在城東南百里海中。

壽昌山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海中。

莆門山 在城東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主山 在城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居民。麂頭山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

虎頭山 :在城東北二百六里海中。

澤青山 :在城南二百二十里海中。

檉澳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伯達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嶼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澤山 :在城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上雲峰 ,在城西南十里。峰極高聳,外望諸山,宛若聚米。鄉邑江湖舉在目前,最為遊觀之勝。產茶,味異他處。有「下雲峰」 ,在此峰之東。

玉峰 ,在城西七十里,俗名白石尖,又名「大石鄉。」 勢凌霄漢。絕頂處,望天台、華頂,郡中巾峰皆在目前。

聖巖 :在城南二十里錢柱山,號險絕。舊傳有神躍馬于此,故名。至今巖石上尚有馬蹄痕,里人又呼為「馬蹄巖。」

桐巖 在城東五十里,接寧海縣界。

僊巖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高廣數百仞,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