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3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臨縹緲間

衍仙山 舊名含源山。晉衍客結廬煉丹其上,傳以為仙去,因名山。山有文峰,巖中一石特立如佛,名曰石佛山。按《輿地紀勝》云:「此山東面略通人跡,山中產橘可食,不堪攜出,否則迷道不得歸。」

虎頭山 :形如虎踞。舊縣學在其下。

《天柱山 》一峰屹立,凌雲如柱。

蓮花山 在天竺里,重巒疊峰如蓮花。

《溪源》鳳山 在劍津里。上一井泉,有龍居焉。歲旱禱雨輒應。

篔簹山 在安福里。上多竹。

寶雲山 在資福里。山勢秀拔,時生雲氣。百丈漈山 在府城東北新興里。極高峻。寶龜山 平田突出一石,儼若龜形。上二山俱在府城西北梅西里。

九龍山 其山九峰,蜿蜒如龍。右有獅子巖,其石盤旋俯伏,如獅子狀。巖左有石,壁立峭聳,號「禪巖。」 下有書院,祠楊、羅、李、朱四先生。廢址猶存,在長安北里。

金山 餘慶田,山側有石洞,名「金鍾」 ,相傳昔有仙居之。

龍湖山 四山環峙,中為平原,旁有龍湖寺。廢。虎掌山 以形似名。上二山俱在保福里。葫蘆山 在大溪邊,以形似名。

屏山 如畫屏然,故名。宋蔡君謨建《畫屏軒詩》云:「畫屏曾指孤舟看,今日孤舟在畫屏。」 以上五山,俱在府城東南。

南山 在羅源里。宋羅豫章先生家其下米頭山 ,相傳,巖畔有石竅出米山下,道菴賴以給日食。後有吳釋子者大其竅,米遂絕。上二山俱在開平里,府城西南。

碧山 巖壁峻絕,上有一「金」 字,在郡城西北。文筆山 在郡治西。峰巒秀麗,奇峭插天,堪輿家以為文星。先是頑民鑿石煉灰山下,損傷氣脈,經知府徐一唯禁止。兩庠諸生建治全山功惠碑亭記之。

小鷲峰 在衍仙下里。屴崱如鷲鳥狀。宋元祐中,漕使曾子方過此,愛其奇秀,有詩云:「面前山好無人識,定是飛來小鷲峰。」

蓮花峰 在梅南里。層巒疊嶂,狀若蓮花。二峰俱在府城東。

美巖 在雲蓋里。相傳唐劉姓者於此坐化,遺菴尚存。

麂坑巖 在府治南。怪石巉巖,橫截溪畔,劍水合流而下,藉以砥柱。邇來頑民鑿石其間,大傷下砂風水,亟宜禁止。

百花巖 劍溪之東,石壁峭立,勒「百花巖」 隸書。其上方春,百花鮮麗,故名。有百花亭,廢址猶存。郡守蕭公來鸞因舊蹟開闢,疊砌石級,上建鐘樓,培植風水。

「大巖 」 ,即三千八百墈,下有滴水巖,在大湆上。「中巖 」 ,在演仙下里,高出眾山,上有瀑泉,自巖中飛下。

雲頂巖 在汾常里。常有雲氣冒其上,故名。上四巖俱在府城東。

天井巖 山石中一竅通明,故名。上二巖在大源外里。

聖泉巖 在天竺里。當道旁有巖,泉清而甘,歲旱不涸。夏月行人競飲之。相傳「有聖僧過此,鑿以濟渴。」

「碧巖 」 在長沙上里,相傳曾出異石。

青巖 在梅東里。四時有青色隱隱,故名。上五巖俱在府城西。

白土巖 在府城東北新興里。山產白,土人取以製粉。

郭巖 在府城西北壽巖里。相傳梅福煉丹於此。又云「上有仙翁庵」 ,仙翁郭姓,故名。

虎掌巖 在餘慶西里。狀如虎掌,故名。

文筆石巖 尖峰如筆。上二巖俱在普安里。已上四巖俱在府城東南。

獅巖 在府城東南普安里,地名「吉溪。」 其狀類獅,逶迤而南。薦山祠在其麓。

獅子巖 在府治新興里漈上,以形似名。下有洞,可容數十人。半里許有巖高峭三十餘丈,傳有三十六洞,如張、蕭、劉連洞、馬仙洞、雷公洞、袈裟洞、蓮花洞、電母洞,其最著者也。舊《誌》云:遵教里滿山石巖,巖下三井,中井傳有龍居,里人立廟於側,祈禱輒應。前太守孫衍、管大勳,因旱請水於井,而親迎於郊,大雨驟至。

聞猿洞 ,在府城元妙觀右。昔有方士袁深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