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3 (1700-1725).djvu/12

此页尚未校对

峰挺秀,高千餘丈。郭巖,漢郭仙所居。古有庵,祀梅福、岐公像。舊《志》:梅福隱建城南山學仙術,後遊武夷,望郭巖有紫氣,往詣,則岐公在焉,因與同處,後俱乘鶴上昇。今里名「梅岐」 ,以此。又有《梅仙留頌》石巖,巖下有李偲墓,墓側有仙人跡、馬蹄痕石,相傳偲昇仙遺跡。

天湖山 自浙龍泉西北來,建鎮山也。山有三十六景,而雙虹泉、空翠亭、紫芝庵尤勝。宋郡守趙研有「美景天湖呈六六」 之句。左有古書院遺址,不知何代所建。古有梅巖、晦菴講學之所。黑牛山 上有黑石如臥牛,屹為郡鎮。

《西巖漈山 》有石壁,高十餘丈,上有亭,祠馬岐二仙。

高陽山 ,在楊墩之上。宋崇安人楊萬大,性好恬靜,結茅武夷,漁樵為樂。夜則懸燈獨坐,彈琴吟詩。一日有道士黃冠元服,狀貌甚偉,扣門止宿。萬大禮之後往返益勤。一日謂曰:「吾今當歸洞天,特來言別。君行甚善,天且報君在後人乎?吾有小舟,君可同往。」 萬大異之,既戚然請留,曰:「二親未葬,未可從公。」 道士曰:「待君襄事,與君偕往。」 因共舟至甌寧豐樂里,指示溪灣秀峰下曰:「某年月日,君奉父母柩於此,白狸眠處葬所也。」 萬大俟期奉柩至,果見狸眠葬。不逾年,別處子孫聞其地饒衍,多來居止,因名地曰楊墩,墓曰白狸。時萬大年九十有七矣。一日晝寢,夢前道士來迎曰:「今可俱去。」 覺即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大雪山 》山極險峻,石壁千仞,飛泉如布。下有三潭,潭側空洞常若風雷之聲。相傳神龍所居,旱禱即應。

東山 「大樂」 之水發源於此,石壁峭拔,潭居其巔,登者必攀緣方到。

《北山 南望雲際小竹諸峰隱隱如畫》。

石鼓山 有石如鼓,扣之輒鳴。

筆峰山 上有石洞,祀魏虞、楊三仙,凡祈夢者報如響。

「凌雲山 多古松。」 明李默建,有書室。

華陽山 峭壁凌霄,上有石門、龍洞、石鐘、石鼓。每旱,祈雨者擊鼓鳴鐘,甘雨立至。舊有寺觀,今圮。

《雙峰 》兩峰對峙,上有龍井,鄉民祈禱輒應。《葛仙山 》山色青潤,多修竹,筍味甘脆。

圓覺山 ,僧元徹建庵於此悟道,因名。

雙鳳山 ,形如翔鳳,有甘泉湧出。泉多糓貴,少則賤。

《群鳥山 》群峰交矗,東西環向如鳥。

大米山 ,秀峰高聳。又有小米山,兩峰並峙。相傳「有洞出米,足供寺僧」 ,因鑿破,遂絕。

金峰 在麻溪里。明時立祠祀馬氏仙。禱雨祈嗣者靈應。

盧峰 在麻溪里,地隔大河,界延邑。風起浪湧,水光接天。朱熹榜曰:「道學心傳。」

翠石嶺 ,高十五六里許,逕迴環,僅可容一人行;下臨深坑,惴惴恐墜。

大嶺 去鳳山東南里許。其下有水一泓。明黃渠有《大嶺寒泉》之詠。

躡雲巖 上有佛庵,并祀馬仙,匾曰「躡雲山。」 路極峻峭,人必攀蘿捫石始可到。

定光巖 ,在鐵獅山下。深邃奇絕,中祀定光佛。彌陀巖 ,在鐵獅山下。中有石室,高深各丈許,闊倍之。內有佛像曰「彌陀」 ,因名。

梅巖 在北津渡口,宋劉屏山先生書院。有八景三十六亭,亭有記。景有題。明末兵燹無存。徐將軍巖 前後二巖極高廣。黃巢入閩,鄉民千餘避亂其中。舊傳有徐將軍駐兵驅賊於此。將軍勇烈忠義,建安璜溪有徐將軍祠者此也。瑞雲巖 上有古剎,祀黃氏。相傳黃公羽化時,遺一衣與鄉人,歲旱,將衣招禱,即布雲雨。黃巖 一名「紫雲」 ,里人黃麗泉即其地建庵,供碧天禪師。在龍山金雞參禪,夜半聞雞而悟,講經空中,異香滿座。月下行數百里,有虎侍從,往返須臾。

雲巖 昔有普濟大師坐化其上,鄉人祀之。頂有二石,大者如獅,小者如鈴,名獅子鈴。石巖右有雪巖,雙峰並峙。連大師用指,大書「昇」 字於石,字跡尚存。今與普濟同祀,並著靈響。

仙枰巖 三峰高聳,頂有巨石如碁盤。相傳,邑童氏子因母足疾,採藥至頂,見二叟用小石對奕,遂舉五石以授童氏子,童氏子袖歸。母愈。後,五世孫生五子,俱貴顯。

北巖 下有北巖寺。宋政和間,陳朝老嘗讀書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