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3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登高山 在縣治左。山圓如覆磬,下臨澄灣潭,九日邑人登高於此。前有巨石臨溪,其形如龜。右為鐵砧山,左為石泉山,上有石泉庵。

黃石山 縣負山也。上有元帝殿,諸山環錯,名「萬峰庵。」 山巔有雞鳴巖、太極亭,祈夢響應。蓆帽山 縣治前山也。山側有金雞山,上有巨人跡、馬跡、杖跡。

銅鈸山 高可望日。唐貞元中,有壽佛修行其處。壽佛陟險如飛,夜豎圓木三尺許,危坐達旦。與同輩芸田,烈日中嘗有陰雲覆之。初學道黃洋巖,改築是山,肩木轉石,舉重如輕。至其言,休咎輒驗,施水療疾輒愈。示寂以火,煙焰亙天而震鈴,誦經之聲不絕。

濟拔山 山有石壇,瀑如玉簾龍湫,至深杳。又有龍井九穴,可鑑眉髮。

檜巖山 :去治北二十五里。三峰森立,蒼檜彌望。

白石山 疊石若樓臺,山巔有雷壇石室及三井,舊傳武夷白石先生居之。

白巖山 上有白花巖,山半有石屹然當逕,如欲墜然,俗呼「試心石。」 巖下有龍井。

葛仙山 ,葛仙修煉之所。上有葛仙庵,一名「翠巒道院」 ,殿宇皆鐵瓦。元大德十年秋,里中患蝗,禱庵中,其夕風雨反晴,蜻蜓蔽空,蝗遂盡沒。橫山 去治二十五里,橫亙為楊莊、南障、三髻山 ,三峰鼎峙如螺髻,北跨廣信,西扺邵武,神仙之宅也。宋時邑人徐頃於此山遇仙歸,能辟穀。歲旱,邑侯諸葛廷瑞召頃禱雨。頃登鐘樓,望三髻峰,狂呼招之,忽朵雲西來,須臾雨至,合境霑足,後尸解。

寂歷山 ,朱韋齋墓在焉。韋齋詩嘗有「鄉關落日蒼茫外,尊酒寒花寂歷中」 之句。後文公遷葬於此。

峽石山 溪回石束,為縣治水口。

「回龍山 ,去治五十里,中有宋了空禪師道場。」 「竹湖山 下有天湖及慈惠廟。廟神李姓,兄弟三人,孟曰材,仲曰楫,季曰槐。唐季屢立戰功,遷指揮使。乾符間,黃巢入寇,共率所部擊之,追至建陽被執。賊欲釋而用之,不屈死。民相與殮葬之。」 後墓圮於水,柩泝流上,至是,山之下沙擁而掩之,眾異其神,立廟焉。又後仙亭山,亦有天湖西山 ,白華山正脈也。舊為蔡文定祠堂,今學宮在焉。

仙洲山 兩峰並峙,一尖一方,下有永豐寺,有密庵庵,蓋朱文公所頻游者。有四亭:曰晝寒,曰紫微,曰清湍,曰「野鶴」 ,皆文公所命。山頂有石棋盤石,又名斧空石。其支隴曰起賢山,有茂山、脩竹、屏山,文公亦嘗集此。

屏山 ,三峰疊翠,潭澄溪碧。宋劉文靖公子暈世居其下,而文公舊宅亦在是山之前。劉生三子,曰翱,曰翔,曰豳。翔受官建州,愛邑山川,遂與其二弟卜居焉。翱居麻沙,翔居後山,豳居是山,三族蕃大,惟屏山最貴且顯。文靖宅有六經堂、早賦堂、悠然堂、橫秋閣、涼陰軒、山館、萬石亭、意遠亭、懷新亭、百花臺、酴醾洞、海棠洲、蓮池、橘林、桂巖、醒心泉、宴坐巖、南溪凡十七景。文公為築室里旁,扁廳事曰「紫陽書室」 、寢室曰「韋齋」 ,別室曰「晦堂。」 堂旁兩夾室,左曰「敬齋」 ,右曰「義齋」 ,自名「室堂」 為記。晚歲乃移居考亭。

拱辰山 三峰雄偉。宋少保劉民先講學於此。劉韐、劉子暈墓俱在其下。仙亭山 舊傳有仙居,此下有天湖,宋道謙和尚結庵焉。和尚,五夫里人,氣和行峻。一日,以歸期語徒,徒曰:「不留一語耶?」 師笑曰:「萬法本空,三界非有,死生何處安著?」 遂示寂。

梨嶺山 在白水。劉子暈《雙峽橋記》稱梨嶺建之望山也。朱文公嘗曰:「梨嶺西南水石佳處,不見廬阜。」 嶺路舊為通衢,依山險隘。元縣尹夾谷山壽鑿平之。

《七賢峰 》七峰聯綿,碧秀雲表。左有狀元峰,尖秀端凝,俗呼「插破天。」

騰雲峰 舊有三仙女居此,俗呼三姑峰。白雲峰 在大安水口,山旁有石,宛如人形。馬頂峰 峰如華蓋,為翁氏世居。古讖云:「龍頭寺後神仙窟,馬頂峰前宰相家。」

超峰 ,武夷山祖也。上有杜清碧讀書處,有圓庵。

蘆峰 上最高廣,宋處士江贄、道人丁智清並結屋其巔。

青鸞峰 ,在蘆峰西北,旁有白馬峰、幢峰、金鵝峰 ,一名「鵝子峰。」 峰如雙屏,上有仙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