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3 (1700-1725).djvu/31

此页尚未校对

昇壇,上並化鶴沖舉山下有南漈院,有龍井。蔣粹翁宋亡不出,隱此山之下。

淛山 一名「望淛峰」 ,仙姬魚道超,從武夷山中受控鶴山人丹訣,修道此山,時時登山候望。控鶴仙人在淛東天台山,華真仙師第七子也,故名「淛山」 矣。山上有仙池,宋末里民於此避范汝為亂,全活以數千人。

南禪山 峰巒秀異,上有龍井。

獎山 。其山峭壁入雲,扳緣石梯而上。及至峰頂,坳涳若臼,中涵平田百餘畝。唐僧元獎嘗遊焉,曰:「此白象捲湖形也。」 創庵其上,遂名獎公庵。元僧慧空復創庵於獎公東,相去五十步。慧空,古田蘇氏子也。初為甌寧劉氏家童,比長,往依垕山堂,又往浦城萬壽寺,投禮清勤為師。後至獎公庵,庵尼卻之,遂於庵東結茅。慧空,不悟性而急於成佛,或教之焚身,則佛可成。乃於大德庚子七月朢日入塔燒身,仍自為「慧空菩薩」 之號,命徒塑像尊稱之。又有東梅女子,因旱鑿山成圳,引水南注,東梅之田遂為沃饒。鄉人即圳上創庵像之。山有觀音巖、白牛巖、石龍洞、雙門洞、葫蘆潭、七聖潭,皆勝境也。慧空庵東十里絕巘上有吳公所築望海堂。石梯巖下有普照庵。飛鳳山 一名正拜山,一名黃華山,上有英烈廟,祀唐張謹。謹以福建招討使擊黃巢於鐵山,與其裨將郭榮死之。政和人始祀謹,稱張將軍。宋時,安福鄭樞密童時館於李母家,嘗禱神。及顯,上蹟於朝,進封侯爵。成化十年,處州賊入境,參議陳勃按邑,白晝夢神大聲曰:「賊不來,公無恐。」 賊退,勃復修其廟。

蓮花峰 下,有護國禪院。宋朱松尉縣,父退林公森來就養,卒官舍。時方臘亂道梗,松權厝院西廡外,後竟葬焉。元末有儒士張以仁、魏伯堅卜築峰下,而國子助教謝坤、知州孫蘊、儒學訓導余應皆往從遊,講論經史以二十年,號「山中五鳳。」 後俱以文行知名,而以仁、伯堅石隱不仕。御史高明立祠退林墓前,曰「啟賢」 ,以比孔氏之有正考父。

蝦蟆峰 ,宋時禱雨有應。

黃嶺 在縣南八里。嶺東之水入於海,嶺西之水入星溪。

逃奴嶺 《縣志》云:「嶺名不知何義,一名倒爐。」 舊傳詩云:「憶昔炎劉法網疏,季生當醢卻傭逋。至今猶號逃奴嶺,簇簇人家誰姓朱?」 蓋不知其義,而借用季布事。今按《建安志》:漢梅福煉丹響山,其徒陳先生常竊食之。福怒,持劍逐先生,先生逃入浮玉洞,乃捨之。今洞名逃奴,意陳先生經斯嶺矣。

石柱巖 ,方廣數丈,高數十丈,上下大小不殊,望若柱然。

紫雲巖 界閩浙間,高插雲表,諸山川一覽可盡。有庵在巖右,有龍湫,祈雨靈應。

白巖 ,祖山也。山勢如屏,而頂半衍。明正統間,土人避亂其上,全活甚多,於今禱雨焉。

棋枰巖 秀拔如方几,相傳魏、虞二仙局戲於此。

白鶴、白狗二巖 二巖與松溪縣湛盧山連屬,相傳魏、虞二仙攜鶴與犬來遊。巖南有萬松庵,北有會龍庵,皆在山頂,極為清絕。

南安巖 有石室,廣數丈,中有馬仙祠。馬仙見《建安》。

《奇巖 》地名「石巖窠。」

坑洞 西據石壁之間,其中寬廣,邑人於此避寇。

七星溪 源出銅盤山,經感化、東衢、長城三里,迤邐西流,南會浴龍溪,西會東平溪,合於大溪,入於建安東溪。溪有七石若北斗。

雙澗溪 ,源出西門嶺,自東而西,至赤巖寨口析而東流。

石龜溪 源出長嶺腰,南至鐵山口,入七星溪。胡屯溪 納黃嶺坑之水,出池棟,入七星溪。赤砂溪 源出石豹坑,自西流至於黃嶺東十五里,而會煖溪水,經石門入於大溪。

浴龍溪 源出九蓬山,北經考口入於七星溪。和溪 ,源出西表嶺,至放生潭析而東流入寧德縣界。

東平溪 :發源獎山,出常口,受松溪之水,至西津會七星溪。

東梅溪 :源出師姑圳,入於松溪。

放生池 在縣考口溪側。

山表溪 其源有六,分為二水,西流入甌寧縣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