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3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敞曠如也。又有越王行宮在東隅,即勝果寺。鍾離亭 在招賢里百丈山之東,宋時廢。碧草亭 在上相里。宋時建,元燬址存。

宜春亭 在縣金鳳門外。每年立春前一日,縣官率僚屬社芒神、土牛於亭,然後迎入城內。西山精舍 在縣城東。宋嘉定十四年,真希元講習於此地。今建祠為「拱極堂。」 景泰元年,縣丞何俊重修。中為堂三間,奉公像。前廊兩廡與堂稱。廊外為別室,後裔聚居於此。

讀書堂 在縣西上相里西巖嶺之麓。宋張郇讀書處。

讀書閣 在縣北長樂里能仁寺右。宋楊億「讀書處」 ,閣廢址存。

靈雨亭 在縣前。萬曆四十八年,為知縣黃公輔立。

喜雨亭 在迎遠門外。崇禎二年為知縣劉若金立。

合頌亭 在縣前。順治七年為知縣李葆貞立。政和縣。

七星閣 在七星石之上。知縣俞時歆建,今廢。「折桂亭 」 在順令門外。知縣高士楠修。

漱玉亭 在英節廟前。縣丞華沂建。

鶴都亭 在寅賓門外三里。翁文玉、魏來等建。「鳳口亭 」 ,范鑄顓、鑄頤兄弟獨建。

七坊頭亭 「萬曆二十六年,吳祥等建。」

棠陰亭 舊名「五里亭」 ,又改「息肩亭」 ,知縣方𤣱改今名。

《溪南亭 》即《濯纓亭》,今移溪旁,李才建。

松溪縣

松源鎮 在皈㐲里,即舊縣也。宋開寶間縣遷,故址猶存。

普載寺故址 在縣治南隅。南唐保大九年建。明正德間,燬於火。嘉靖九年,改為儒學。二十四年,復燬於火,廢址猶存。中有義井,俗名「受福」 劍峰堂 ,宋時建。今縣廨,即其故址。舊《志》:「臨川王益,尉於松生安石於此。無錫李夔亦為松尉,生忠定公綱於此。」

一宿樓 《舊志》載,益王昰由溫入閩,經此一宿,故名。在東關里,即柳漈之寺之東樓也。

梓亭寨 在縣東。宋時建,兼管龍泉、遂昌、松溪、政和四縣。元改隸龍泉,今隸慶元縣。

建新奕 郢復奕 二奕俱元初立,為屯兵之所。一在縣興賢坊,一在城南。

使華館 在縣南。宋紹興間,知縣林敏元建,今為民居。

會春亭 在遂應場圓珠山上。宋隆興間,舍人林癸建,每觴客於此,因名。廢址猶存。

范侍郎宅 在縣治東,土名「范墈。」 每大水後,蕩出斷釵遺珥之屬。

兜沙古樹 ,在縣西,俗名「在官林。」 林有古墓。喬木五株,扶疏掩映,百餘年物矣。

「吟室 」 在「湛盧山中」 ,朱子讀書處。

石壁山「鐘 山」 舊有寺。嘉靖間,倭寇焚燬,鐘沉於潭,漁人入水,往往見之。

鑄劍爐 在湛盧山劍峰之下,歐冶子鑄劍於此。

壽寧縣

大寶坑 ,景泰間,設千百戶二員,旗軍二百名,把守本坑。弘治二年,留軍一百名。嘉靖年間,奉文封閉。

內場官司 在坊一啚華蓋山下,採辦銀錁之所。溫洋亦有官司。正德二年,典史顧英建,址存新亭 在城南,原扁曰「廣山廣谷」 ,知縣戴鏜重修,扁曰「偕樂亭。」

遊仙亭 :在城南三十里。知縣陳建傳「有仙遊憩於此。」

迎恩亭 :在城南三里。知縣尹袞建,知縣張鶴年扁曰「山亭草色。」

五里亭 :在城南五里。知縣饒崇秩建,扁曰「巨燭衢。」

來鶴亭 在後墩,今廢。

錢塘亭 在水北,今廢。

陵墓附

本府。建安、甌寧二縣附郭。

唐建州刺史李頻墓 在將相里小源漈永樂洲。按《唐書》本傳云:「盜發其塚,壽昌人為之掩覆。」 五代章仔鈞練氏夫人墓 ,在府治後。

宋奉直大夫朱鑑墓 在秦溪外里八仙鋪。提舉朱林墓 在秦溪外里。

侍郎朱浚墓 在登仙里之小溪。

侍郎劉炳墓 在吉苑里銅場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