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4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聲,巖洞劃開,中有丹竈丹井,建「祐聖道院」 於巖前。

朝斗巖 在南山崦,緣石捫蘿而上,俯視城市,盡在目睫。下有「祐聖廣祐福善王祠」 ,祈禱必應。雲谷巖 ,在駐劄寨旁,南山之下。

宣巖 在縣南五里。宋崇觀間,宣明隱居於此。獅子巖 在縣東南青泰九十里,雙石為門。八仙巖 在府城東南宣河一百二十里。巖內有棋盤石跡,舊傳「有八仙聚其上,故名。」

通濟巖 在縣東南五里,即佛嶺。

蒼玉洞 在東禪寺下。山石奇怪萬狀,名曰石門、煙嶼、仙掌、鶴巢、抱雲、二老、獅子、馬鞍之類。龍門峽 在縣東北四十里,地名含前石洞盤屈深窣,中開一峽,頂鐫「龍門」 二字。峽底匯潭,水色沉碧。峽內有溪,鄉人貿竹木者俱從峽出。湘洪峽 在新橋下流溪中最險,舟人憚之,峽上有湘洪廟。

烏鼻石 在惠政橋霹靂巖邊。

石壁 在縣南二十里,下有庵。

白面石 在縣南五十里。

鄞江 一名正溪,在縣東寧化縣界。李地發源出石含,歷謝地新橋,迤邐至東莊潭,分為二派,一自惠政橋入,一自太平橋入,至高灘角復合為一,南流以入於海。宋蔣之奇有「鄞江一丈水」 之句。

東溪 發源翠峰,合鄞坑水,流高洋橋至張家陂與正溪合。

梓步溪 源出大息嶺,左至南田,大溪合小湘溪 源出南原,至湘洪廟。前三溪俱縣東。西溪 在縣西,源出大原,過杉嶺,即七里橋,至南拔橋。宋治平五年,築城塹壕,官砌石陂於橋下,引水注壕,一派入城壕,至崇善坊興雲橋,與正溪合,一派入西田,過高阜坊與正溪合,後西流奔衝。萬曆壬子,推官吳明昌沿河築堤,引水抱城,至馬屋墈下出,合大溪。

南溪 在縣南二十五里,其源不一,合流經普濟橋至南口與正溪合。

北溪 源出橫坑,過攀桂橋而下,與正溪合。龍潭 在縣東雲驤閣下。東岸建龍王廟,遇旱築壇而雩則雨。今潭通大溪,廟久廢。

東莊潭 舊在東莊嶺下,今水徙教場後。麻潭 ,在縣南十里。郡眾流所會,山勢蟠互,過此流折為九曲。

白步潭 :在縣東十里。

曲潭 在縣南十五里

大潭 :在縣南六十四里。

寅湖 在縣東北二里許。周圍百步,居郡寅位。湖中一小阜,雖水溢不沒,春滿冬涸。

子地湖 在縣東十三里,入東禪寺,今墾為田。辛湖 在縣西一里許,周圍七十步。三湖俱以方位名。

青草湖 在縣東歸陽五十里象牙林,深不盈尺,廣不踰丈,其中草四時長青。

磜角 在古貴里。高巖怒灘,溉田甚廣。磜頭 在歸陽里。峭壁數十仞,瀑聲如雷。魚梁灘 在縣東二十里。

鸕鶿灘 在縣東一里許。灘邊居民多養鸕鶿。蛇王灘 在縣南三十里,灘邊有蛇王石爐。九曲灘 在蛇王灘下,河水湍急,屈曲九折。紗帽灘 在王屋灘上,灘邊有石如紗帽。王屋灘 去縣三十五里,灘邊有王姓者居此。磜灘 在縣南一百里,居上杭,上甚險,知府陳洪範闢平。

放生池 因龍潭為之,勒「大」 字於石。

金乳泉 在府堂東。嘉靖間,知府邵有道闢為池。

法林袈裟泉 在縣西法林院。有泉出於石縫中,裂如袈裟狀。

湯泉 在縣南青泰里何田市。周圍數十丈,能熟生物。宋紹興間,眾砌石池,疏寒泉以減其烈,覆以兩室,以別男女澡浴。旁結庵,名「無垢。」 又一在縣南安仁保,由竇湧出,溉田甚多。

玉泉 在縣東八十里,流為瀑布。舊有佛庵,前後植茶,號為「玉泉茶。」

魁星井 在府治儀門外,面南隅。

弼星井 在府兵房後,今廢。

《祿星井 》在推官衙門。

開星井 在府治東北塔院前。舊傳,白鶴仙人遷郡,初,謂地形如斗,掘地為七井,以應「七星老古井 」 ,在府城內東北。

鄧長史井 在福壽樓南街城下,郡人鄧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