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遂不登。明萬曆三十二年,里人王之賓捐金五十兩,鑿石樹柵,移築於今所,鄉民甚利焉。以上四陂,俱在十三都。

《白水漈 》灌田數十畝。

瀑布泉 在江源。其泉自山巖噴激地下十餘丈,灌田數頃。以上二泉漈俱在十五都。

桃溪陂 在傅家山。源發十七都,向東流,折而南至塔山庵,下有義圳流此,灌田四十頃。黃溪陂 在大歷口。源發十七都,灌田四十頃。二陂俱在十六都。

鳴山陂 廣一十二丈,水自楊山流經馮墩至桃溪,歷塔山庵下,至十六都二王灘,灌田二十五頃。

傅家坊陂 :灌田五十頃。

曹溪陂 灌田數十畝。以上三陂,俱在縣東北十七都。

吳家陂 :灌田數十畝。

馮墩陂 灌田一頃二十五畝。

興林寺前陂 :灌田十頃。

官陂 在馮團。廣五丈,源發鳳田橋,灌田四頃。以上四陂,俱在十八都。

通判泉 在上麓。宋辰州判何兌宅前,井旁有石筍橫出如筆架,其泉清冽。兌居官有清節,鄉人因名。其源來自七臺山,日夜汲取,四時不涸。何兌掘之,有雙鶴從泉中飛出,又名「鶴泉。」 灌田一頃七十五畝。

西川坑陂 俗名「道姑陂」 ,灌田三頃一十五畝。民田後陂 廣八丈,水自二十都山坑合流,灌田十頃十一畝。

新田陂 廣十四丈陂源發二十都,灌田三頃。西山坑 源發二十都,灌田三十頃有奇。鸕鶿陂 水源自東坑瀆溪,經羅窠至西山,與小溪會,灌田一頃三十餘畝。以上諸陂泉俱在十九都。

伽藍漈 灌田數頃

同羅坵陂 在何村尾。廣三丈,源發山源下,灌田二頃。以上漈陂俱在二十都。

槎湖窟陂 廣八丈,灌田二頃二十畝。

謝陂 在墟坊下,源發龍山,灌田四頃。

石陂 在泰定橋上。源發小拏,灌田三頃。以上諸陂,俱在二十二都。

劉金陂 在二十三都。源自斑竹口,屢遭洪水衝崩。明萬曆四十三年,劉權捐金募眾,移鑿石壁為圳,築於今所,灌田一頃。

上官漈 ,灌田數十頃。

洋陂 灌田二十頃。以上二漈陂俱在縣之二十五都。

大竹樟臺陂 在二十六都。源自連家山賴源溪,東流折而南,歷黃坌、茶坑、魏家坊、游家莊,灌田二頃。

天湖嶺陂 灌田四頃

官陂 在赤岸。廣二丈,源發二十八都,灌田二頃。

花橋頭陂 灌田六頃。以上三陂,俱在二十七都。

觀音陂 在縣東南二十八都。廣一丈三尺。源自西保藤嶺,下向東流,歷山隔店上,過花橋扁嶺,與諸水合流,至二十七都新鋪,灌田四頃。中營官陂 ,灌田一十頃四畝。

烏田陂 :灌田一頃三十六畝。

暑山陂 :灌田一十頃。

三漈 以上陂漈俱在二十九都。其水俱可灌田。

小六郎陂 :灌田一十頃。

黃八羅口陂 廣八丈,源發山口,灌田一頃。峽陂 廣八丈,灌田五頃。

南泉 在曾坑朱中丞書院內。門前有圳,從南泉橋下過灌田。以上諸陂泉,俱在縣南之三十都。

觀陂 源發大三溪,灌田九十畝。

張湖陂 源發石灰爐,灌田二頃。

官家陂 源發石灰爐,灌田二頃。

白垣漈 在天平巖。飛泉倒潟如練。以上俱在三十一都。

大洋坪陂 :灌田一頃五十畝。

山東方陂 灌田一頃二十畝。二陂俱在三十二都。

石掘陂 ,「灌田一頃五十畝。」

新陂 灌田十頃

烏石段陂 灌田一頃六十畝。

石溪頭陂 :灌田一頃六十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