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高文忠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四丈,廣一丈二尺。萬曆四十四年鄉民張成貴捐金重造。」 神硤橋 在高家村。「成化三年里人龔永達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八丈,廣一丈二尺。」 高爐橋 在西洋坊上。「成化十七年里人甯永瑛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十五丈,廣一丈五尺。」 以上諸橋俱在四十五都。

陳江橋 在陳江村。弘治十六年里人黃永能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六丈,廣一丈五尺。扛溪橋 在上樵。弘治十年里人甯立孫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六丈五尺,廣一丈五尺。以上俱在四十四都。

神安橋 在下城。宋紹興二十九年,上官端義建木橋,後圮。明成化二十年,里人黃子堅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十丈,廣一丈五尺。

交山橋 在篁山。「明弘治五年里人丁名祐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三丈,廣一丈二尺。」 水尾橋 在黎川。「弘治五年里人官福寧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四丈,廣一丈五尺。」

南橋 在官坊市。弘治十六年,里人張榮富等募眾纍石為墩二梁,以木覆以屋,修十五丈,廣一丈五尺。以上俱在四十三都。

清河橋 在墈下。「弘治十二年里人張伯春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十六丈,廣一丈六尺。」 常安橋 「在大常水尾。弘治五年里人張永成等募眾重建,修十二丈,廣二丈。」

佳濟橋 在上保水尾。弘治十七年,里人傅禮生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十四丈,廣一丈五尺。以上俱四十二都。

三溪橋 在三十九都三溪口。里人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六丈,廣一丈二尺。

通泰橋 在城南街。舊名「至善」 ,後更今名,俗呼「白渚橋。」 明永樂元年,同知侯澄重建。天順二年,水圮重建。成化八年又圮。十七年,纍石為址,而梁以木,構屋四十楹覆之。里人僉憲鄒允隆為之「記。」 弘治十四年,郡守夏英重修,歲僉夫一名守護。

仁遠橋 在通泰橋東下白渚。宋紹興五年,郡人李文璧刱建木橋。朱文公書其扁曰「仁遠。」 修一十六丈,廣一丈五尺。今廢。

通濟橋 在芹田,又名「芹田橋。」 元皇慶元年,里人黃鎮成建。明永樂十四年,水圮。天順五年重建,為石墩五,而梁以木。構屋十有五間覆之,尋圮。成化二年,傅恭糾眾建之。修一十五丈,廣一丈五尺。

藥師橋 在危坊頭。「洪武四年重建,圮弘治十二年夏英復建,修一十五丈,廣一丈二尺。」 南泉橋 在曾坑口。「弘治二年建,上覆以屋,凡七間,修九丈,廣一丈五尺。歲僉夫一名守視,復構仁智堂以居之。置田十五畝,別立一戶,載堂地并田糧,為久遠計。」

捲峰橋 在山口。舊有石橋,久圮,里人架木為梁,恆腐折不支。弘治十四年,守夏英改石修刱,修數丈,廣一丈五尺。橋之北,復建一亭,以憩行者。邵武縣學訓導何欽為《記》。

陳家灣橋 以地名也。元大德七年,里人馮元亮建。修三丈,廣一丈二尺。今圮。

南橋 在大傅岡。洪武十八年,里人黃子受建。修二丈八尺,廣一丈二尺。

邢家橋 在邢家鋪前。「弘治元年,里人何本深等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六丈,廣一丈五尺。」 夏公橋 ,在大冨市尾。「弘治十八年,守夏英命泰寧縣民童欽刱建。上覆以屋,修十丈,廣一丈五尺。」

三溪橋 在舊寨尾。元至正十九年,里人謝均善以石建之。修五丈,廣一丈二尺。

神仙橋 在舊墟街尾,久圮。弘治十三年,里人黃叔英等募眾重建。修十丈,廣二丈。

泰和橋 在三十四都蕭家坊。天順二年里人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七丈,廣一丈二尺。儒林橋 在三十五都將石墟。成化二年重建,上覆以屋,修十四丈,廣一丈三尺。

太平橋 在三十七都同冨坊。弘治十三年,守夏英重建。修二十三丈,廣一丈五尺。

化乾橋 在三十八都爐洋村。弘治十五年里人募眾重建,上覆以屋,修四丈,廣一丈二尺。車闌橋 在溪口。永樂十四年水圮。正統五年,郡人李宗亮以石重建之,修二丈,廣一丈。七星橋 在浮橋頭,車闌橋下以石七條架溪阜,故名。修一丈二尺,廣一丈五尺。

萬年橋 舊名非一,曰「嘉定」 ,曰「端平」 ,曰「環碧」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