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5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七十九卷目錄

 興化府部彙考一

  興化府建置沿革考

  興化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興化府星野考

  興化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七十九卷

興化府部彙考一

興化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本秦閩中郡地。吳屬建安,晉屬晉安,梁屬南安。陳光大二年,始置莆田縣,屬閩州。隋改閩州為泉州,又為建安郡。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別置豐州,即今泉州,復置莆田屬之。聖曆二年,改豐州為武榮州,析莆田縣增置清源縣,並屬之。景雲二年,復故泉州為閩州,以武榮州為泉州。天寶元年,改泉州為清源郡,改清源縣為仙遊縣,屬並仍舊。五代時,王審知、留從效、陳洪進相繼據其地。宋乾德二年,授洪進觀察使,改清源郡為平海軍,縣仍屬之。太平興國二年,洪進納土。四年,太宗閱《圖志》,念游洋鎮地險,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興化縣,建太平軍以領之。尋改為興化軍,以莆田、仙遊二縣來屬。八年,從轉運使楊「克讓議,始移軍治於莆田,初隸江南東路。雍熙二年,改隸福建路。宋末,改為興安州。元改為興化路,領錄事司一,縣三。莆田、仙遊、興化。至皇慶中,遷興化縣於廣業里,湘溪為新縣。明洪武二年,改興化路為興化府,革錄事司,領縣如故。正統十三年省興化縣,以其地分隸莆田、仙遊。」

皇清因之。

莆田縣:附郭。

古為揚州域。周為七閩地。春秋、戰國為越地。秦屬閩中郡。西漢屬閩越國。至武帝時,屬會稽郡,後置冶縣。東漢屬南部都尉。獻帝時屬候官縣。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宋屬晉平郡。梁屬南安郡。陳屬閩州。隋開皇九年,始置莆田縣。唐復為莆田縣。宋太平興國四年,析置興化縣,建太平軍於興化縣,尋改興化軍。八年,移軍治於莆田。元改興化軍為興化路。皇慶二年,遷興化縣於廣業里《湘溪》。明洪武二年,改興化路為興化府。正統十三年,革興化縣,析長樂、武化二鄉六里入莆田,為廣業里;析永貴一鄉五里入仙遊,為興泰里。

皇清順治三年,大師入閩,福建版圖悉內附。府一、縣

二俱仍其舊

仙遊縣

周為七閩地。秦隸閩中郡。西漢隸閩、粵,為東冶縣地。東漢隸會稽郡,為南部都尉地。吳隸建安郡。晉隸晉安郡。梁隸南安郡。陳永定初,合建安、晉安分南安升為閩州;光大二年改豐州;隋開皇九年,改豐州為泉州。此皆合全閩之地言之。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別置豐州,領縣二,曰南安、莆田。此莆田置縣之始也。貞觀元年,廢豐州,以其地屬泉州,今福州聖曆二年,復以豐州地為武榮州,尋析莆田為清源縣,此清源置縣之始也。天寶元年,改泉州為清源郡,別駕趙頤正以縣名同郡非便,奏請改之。因考故事,謂縣有九仙人,姓何,以兄弟九人登仙得名,遂改為仙遊縣,此仙遊名縣之始也。隸清源郡。乾元元年,以清源郡為泉州。南唐保大二年,升為清源軍。後王審知、留從效、陳洪進相繼據其地。宋乾德二年,授洪進觀察使,改清源軍為平海軍,而縣亦隨隸焉。太平興國二年,洪進納土。四年,太宗閱

《圖志》
念游洋洞地險欲以德化之乃即其游洋

及百丈二鎮,立興化縣,此興化置縣之始也。建太平軍,尋改興化軍以領之。五年,以莆田、仙遊來屬,縣始立興化軍,仍析仙遊縣來蘇里入興化縣,析泉州德化縣九座山入仙遊縣,定為四鄉二十六里。唐為中縣。宋為望縣。元隸興化路。明洪武元年正月,執陳友定。明年改路為府,定為屬縣,仍四鄉二十六里。永樂以後,民漸消乏。正統十三年,裁省興化縣,以興化縣長樂、武化二鄉六里屬莆田,以永貴一鄉四里併興泰里屬仙遊縣,編戶一十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