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墩橋 創始未詳,天順七年,里人。主事黃。募眾重建。萬曆二十年,陳天敘募眾重修「鐵沙港橋」, 創始未詳。成化二年,郡守岳正重建。
新港橋 在涵頭南五里。官道所經。有支海自上黃竿延迤西行至此。昔為新港渡。宋建炎三年,始建橋。元延祐間,總管郭朵兒改為陡門,以啟閉木蘭之水。今名陡門橋。
新橋 在新港橋東二里許,亦官道所經。李廷梧《碑記》云:「李富建,後燬。」 萬曆己卯,鳳山寺僧慧性募復。
霞水橋 萬曆己卯,僧性拓建。
清寧橋 《宋志》作「涵頭市。」 橋上有亭。
李埔尾橋 《宋志》:「劉家前橋至李埔尾橋,俱李冨建。」 善德橋 ,創始未詳,北通涵頭人家,南通三江等處。弘治七年,郡守王弼重修。
大泮橋 初木橋。正統五年,姚福德等易以石。成化間,俞邦琬重修。嘉靖甲午,少卿姚永重修。陳倉下七間橋 ,《宋志》:「李冨建廝水為七道,修一十五丈五尺,廣七尺,柱高一丈六尺。後圮僧德全等相繼修治。景泰六年,里人姚福德等募眾重修。嘉靖二十一年,少卿姚永復修,并於橋頭建圓光庵、觀音堂。」
大溝橋 :在大泮橋東北二里。
公濟橋 在大溝橋北二里。
廟前橋 在公濟橋北二里許。三橋「俱嘉靖間,里人少卿姚永創建。」
鎮前橋 鎮前舊有寧海鎮,故名。二橋俱李冨建,東即李冨放生池及浮嶼宮。後橋 ,在白水塘放生池東,李冨建。江口橋 ,一名「龍津」 ,又名「尚陽界。」 福清、莆田。元何良弼《記》。
迎仙橋 舊為迎仙渡,官道所經。宋建炎三年,僧祖遜募建,廝水為二十四道,榜曰「龍溪橋。」 後官道改,橋廢。岳守嘗取其石,補造。江口橋。桃源橋 在迎仙市西十里,今廢。
滄波橋 在霞墩溝,西通下林澄墩。宋紹定間,司理陳秉業。永樂間,裔孫訓導錄重修。
駟馬橋 元至正三年,僧古月募建,今廢。楊公橋 宋淳祐間,節邦方偕造。洪武壬戌,僧永谷重修。
白杜橋 《宋志》:「李冨建。紅坑橋 ,在石頭盤,創始未詳。萬曆辛卯,陳應祥重建。」
聽泉橋 在紫霄巖前,原名仙人橋,創始未詳。埔頭橋 、二橋,《宋志》:李冨建。關西橋 ,在西門外。萬曆壬子,知縣李時榮重建。
龍橋 在西門外。《宋志》:「李冨建。」 延壽橋 ,在城北五里,凡十三間。宋建炎丁未,承信郎李冨、評事方天貺同建。明宣德己亥圮。正統庚申,推官吳思諒甃石重建。萬曆四十年,給事中黃起龍重修。
知政橋 在城北七里,橋下溪流無聲,其沙晶明如玉。昔徐鐸未第時,有瞽者過延壽,掬水而飲曰:「此地當出狀元。」 至白杜家塾,聞侍郎方會讀書聲,曰:「我得狀元矣。」 留宿而返。翼日遇鐸,曰:「此真狀元,昨日者非。」 後果然。
漁滄溪橋 在舊保豐里界,創始未詳。紹興二年,知軍趙彥勵合眾力礱石再造,後為水所壞,遂設官渡。萬曆壬辰,布衣林兆恩命門人黃啟憲鳩工督造。橋成,人稱便焉。
使華橋 在縣北五里。橋西即使華亭。當時官路出於彼,橋廢,遺址猶存。
道堂橋 《宋志》:「李冨建」 ,今廢。駕龍橋 在舊豐城里莒溪之上。宋紹興庚午,僧惠寂建,今廢。
熨斗橋 在舊保豐里界。宋淳熙二年,僧無了建,上有亭。明洪武庚申,僧月庭修,後圮。萬曆間,黃震方重修。
熙寧橋 在城東南三里許,舊白湖渡。熙寧間,始造舟為梁。鄭叔僑詩:「千尋水面跨長橋,隱隱虹臥海潮。結駟直通黃石市,連艘橫斷白湖腰。」 正指浮橋也。考《宋郡志》,石橋名通濟橋,修四十尋,廣二十之一,分水為八道。靖康元年,太守江尚合眾力鞭石累址,太守張讀續成之,著作佐郎徐師仁記。
通津橋 成化二年太守岳正重建。
岳公橋 成化二年,太守岳正鑿溝塘東,即造此橋。郡人學士林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