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云:「斯堂也,本幽泉恠石,長松修竹,榛橡所叢,會與時風夜雨,輕煙浮雲,飛禽走獸,樵薪所往來之地。溪西之民於其間為堂三間,覆茅以居。」 詩云:「堂前拖柴堂上燒,柴門終日似無聊。蓼虫不解知辛苦,松鶴何能慰寂寥。述作還驚心力盡,哦吟早覺鬢毛彫。布衣蔬食隨天性,休訝巢由不見堯。」 附鄭僑《題夾漈草堂詩》:「杪秋尋遠山,幽懷鬱沖沖。草堂跨層崖,夕陽山影空。高人辭天祿,結交杖藜翁。遊氛暗九土,歲晚余曷從。泠泠夾漈水,謖謖長松風。思之不可見,淚落秋雲中。」
溪東草堂 ,鄭厚讀書處。鄭樵有《題溪東草堂》詩:「春融天氣落微微,藥草蔥芽脈脈肥。植竹舊竿從茂謝,栽桃新樹忽芳菲。天寒堂上燃柴火,日暖溪東解虱衣。興動便從山上去,人生真性莫教違。」
「郭滄洲」 舊隱 在壺山「白雲院後。」
使華亭 在城北五里,古名延壽亭,舊驛路也。仙篆石 陳巖山有仙篆石,面平如削,文縱橫若篆。籕方正字翥詩有云:「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碑。」
胡洞 在壺山絕頂之西,胡公修煉處。有石洞二間,壁上有泉,可供數人。洞門外圍石牆可一丈許,古蹟俱存,人跡罕到。
「雲莊 林貞肅先墓有石碣」 ,文徵明八分書,精絕。
從吾亭 在寶溪彭尚書韶墓左。正德元年十月,知府陳效有詩并序。
濯纓亭 在國清塘上。朱文公書「濯纓亭」 及「天光雲影」 二匾。
蓮峰紫雲巖 在九華山,今廢。方樸有《同壺山真率會二十二人遊蓮峰紫雲巖記》。
林光朝故宅 在五侯山下。長城故基,俱巳無存。
「劉孝子閔廬墓」 處 在斗南東山。
仙遊縣
雞子城 在縣東咸平里雞子城山上。其城舊傳越王所築,遺址猶存。
蛇灣城 在縣東折桂里。俗號為「越王城。」 廢興化縣 ,在縣東北游洋鎮。宋於此立興化軍。興化縣後,遷軍治於莆田。明正統十三年,廢縣入莆田、仙游二縣。
蔡端明故居 在縣內。宋蔡襄官至端明殿學士,人因稱之。王十朋詩:「懷章南過蔡公鄉,駐馬遙瞻數仞牆。」 又云:「四賢詩出人增氣,三諫章成國有光。」
六經閣 在文廟之後
湖山書堂 在鳳凰山麓。梁時邑儒鄭露居此。又府城東十五里,有「林蘊書堂。」 唐邑人林蘊與兄藻讀書處。
歐陽詹書堂 在福平山。唐歐陽詹與林蘊兄弟肄業於此。又府城東南二十里,有「東井書堂。」 宋林光朝讀書之所。
共樂堂 在州峰之巔,為城中登眺勝處。宋蔡襄詩:「層巒高與赤霄通,節歲歡娛眾庶同。庭有美音非獨樂,會當炎暑自多風。」
九仙館 即唐迎賓亭舊址,宋重建,曰「九仙館」 ,亦名《十州亭》。
「迎春亭 」 「唐迎賓亭」 ,「宋十洲亭」 故址。
思恩堂 在東郊南
拱筆亭 在貂峰麓。吳尚玉建。下有塘數畝,盛夏蓮開,香聞十里。兩岸榕柳木棉,垂陰可人。內蒸雲閣、石英亭、九石居、一撮齋,皆其勝景也。龍首亭 在龍華市。明景泰二年僧積修建。旁有榕樹神,竊人名中大魁,俗呼「狀元榕」 此也。大濟亭 在大圳嶽廟前。宋紹興中建,明嘉靖中燬於倭。隆慶二年里人方畏所重建。
皇清順治十年,又燬於火。
復古亭 明正德間,上舍陳景賢建。
「西園草堂 」 在鼓峰山下,去縣二十里。
「亦沂亭 」 在雙林書院前。茅廷韶重建。
大嶺亭 明洪武元年建。正德間鄭紀公重建鯉波亭 ,俗名「里尾。」 明洪武中建,嘉靖十五年修。
卬須亭 明嘉靖五年建。
仰東亭 在長嶺村。明嘉靖元年,蔡潮論建。「九龍亭 」 在九龍山下。明成化年間蔡師信倡建。
「醒心亭 」 在太平驛後,甃石作小方塘,傍隙地樹榕柏諸木,不知歷幾許星霜。明崇禎間,泉司李區夜宿驛亭,見二人蒼髮修髯,向公求救,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