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到此洲乃合兩山蜿蜒之狀。有田數千頃,可耕可食,魚米極易辦,可以卜室讀書,隔絕人世,無賓客書尺之擾。島居之樂,惟某為知之。石鼓 、石鑼 《通志》載:平海衛前小澳,四面皆石,二石懸倚沙磧上,一如鼓,周三丈;一差小如鑼,扣之各如其聲。
小西湖 本城北舊壕,界梅峰、烏石間。洪武初,闢城,越寧真門外,跨烏石前後埭,而壕乃在城中央。有源出北澗,由西水門入,攔以石盾,極低小,僅一泓衣帶而已。且直趨而下,無停泓含蓄之勢,歲久湮塞。成化三年,知府岳正始命工疏之,築石堰三:一在明宗書院前,曰上堰;一在城隍廟旁,曰「中堰;一在元妙觀前,曰『下堰』。」 中堰之上,湖廣十五丈,其規如鏡,匯烏石、梅峰之水,咸瀦於此,故亦名「鏡湖。」 下堰之水為兼濟河,東出水關,與城外水合,上有橋三間,故寧真門河橋也。闢而加砌焉,水盛則舟楫可至橋下。橋之上有亭,護以疏欄。南建坊曰「忠貞」 ,北建坊曰「壽康。」 南北堤左右路各建坊以表之,曰河北堤,曰「河南」 堤。湖成時,荷花盛發。岳公邀賓朋泛棹其中,喜曰:「此莆中小西湖也。」 於湖中得石一塊,甚光滑,自書「小西湖」 三大字,刻置湖傍。弘治十三年,知府陳效、同知談經重修。隆慶元年,御史胡維新檄知縣徐執策重修。萬曆四年,知縣李時榮撤中堰湖畔一帶酒肆。四十七年,分守徐良彥大興工重濬。下令曰:「興郡人文之盛,甲于海內。蓋山川毓秀,故賢哲挺生。惟是郡城之有西湖,為一城之血脈。通則氣舒,而呼吸自如;塞則氣壅,必受其病。」 於是邑人主事方承郁先撤青蓮閣之跨湖側岸者,知府林鳴盛亦撤其漁隱。前臨湖水榭,眾翕然望風而從。沿湖侵舍,盡自撤去。山色湖光,上下掩映,頓復舊觀。中堰下原有岳公祠,弘治甲寅,知府王弼改祀於玉虛觀,撥廢寺田二十五畝餘,以供春秋之祭,邑人提學黃仲昭「記。」 壬戌倭變,祠俱燬。萬曆庚申,分守徐良彥因中堰舊址重建,並清復祭田之乾沒者。下堰南岸有林尚書「雲同讀書園。」
白湖 海自上黃竿入三江口,歷寧海至此。宋熙寧間,設浮橋,紹興間,易以石。古讖曰:「白湖腰欲斷,莆陽朱紫半。」 比事載:白湖自熙寧斷水為橋,莆之登第者倍昔,一名玉湖。
鐘湖 在越王峰東南。每雲雨晦冥,則鐘或隱隱然有聲。舊傳越王金鐘飛落於此。
凝翠湖 與清江相襟帶,上有周氏延綠亭、歸來亭。湖水繚繞,長百餘丈,迤南有木綿樹百餘章,湖光動盪,亦呼「翠渠。」
鵝湖 在東山下。方廣三百畝許,南洋眾水所匯,舊有鵝湖亭。
漁滄溪 :在縣西北十二里。
八瀨溪 在縣西北十里。傍有九龍廟,中多奇石,圓轉滑膩,色澤紺碧,光潔蒼翠,嵌透玲瓏。延壽溪 ,出北郭五里,詳具延壽陂中。亦曰綬溪。滄洲郭完有《綬溪漁詩》。
迎仙溪 :由荻蘆溪合桃源、白石諸水東流會迎仙港以入於海。
湘溪 一名上溪,在新縣前。發源石竹峰,縈紆數里,瀦為龜潭,南注張洋,逾碣石達於荻蘆陂,合於江以入於海。
䂬溪 接湘溪水經荻蘆溪入海。《通志》載:在溪下流十里許,其上有仙人巖,巖上野橘,其實無時,得者以為瑞。元祐間,方亞夫、薛蕃皆以九日遊巖,人得一橘,並登第。後鄭厚、鄭樵繼之。厚試魁南省,樵以草澤召。
薸湖溪 在新縣東南。水接大松溪,過馬洋,合洙溪以達於江。
百丈溪 在新縣東。發源兜率山,經報親橋,又一支出瓊峰入福清界,為崔洋溪。
大松溪 在新縣西。發源大松嶺,下接薸湖,過洙溪合流於江。
吉宦溪 在新縣西。發源黃渡,疏為黃漈溪。逾鳳摶嶺南,始為吉宦溪。南流過百俊,與䂬溪會於東鎮。
杉溪 「杉」 古作「檆」 ,在新縣西北,發源長壽峰下,接大松溪,過薸湖以達於荻蘆陂。
鳳摶溪 在新縣西。發源自羨山,南流入䂬溪。澳溪 在新縣南。發源自澳嶺山下出洙溪,逾荻蘆,朝宗於海。蓋蘇溪、吉宦、鳳摶合流處。北:荻蘆溪 在澳溪下流至荻蘆陂,岐而為二:左行者歷萬安溪、迎仙橋,會蒜溪之水以達江口;右行者過漏頭以達新港。各入於海。
洙溪 ,在新縣南,一名蘇溪五百里。《蘇坡舊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