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石、跏趺跡石。縣治面之景,名鐃峰晴雪。東山 東山有二,一在縣東東城保,又名何山,下有潭曰何潭。循山石而上,石凳嶔嵌其巔,有跨鰲亭,邑人時遊觀於此。《濉江八景》有「東山梵宇」 ,即此。一在縣東楚上保,山勢自泰寧縣歷安寅保而來,上有歸龍峰、九
平山 在縣東在城保瀕溪,山形如龜,怪石巉巖,其巔平坦,可坐百餘人。按《縣志》,俗名烏龜寨。賓興之歲,邑人驗墜石多寡,為科名之兆。開山 在縣東開泰保。宋嘉定間,寇平,父老相賀,謂「泰道自此開。」 故保曰開泰,山曰開山。屏山 在縣東洛陽保。山方而高,狀若翠屏。按《縣志》,俗名平坑山。上有仙人棋盤石。
長巔山 在縣東將屯保鐃山之下。曲折起伏,長亙數里。
靈峰山 、香爐山 、二山俱在縣東周平保。羊頭山 在縣東周平保。以上三山,脈自安寅保何家山來。
鳳山 在縣西。在城保。山分三支,狀若飛鳳翔翥。俗傳宋元豐中,有樵者見五色禽翔集於其上。
西山 在縣西,在城保。山形聳峭,其巔平衍。按《縣志》,俗名姜家山。
望君樓山 在縣西排前保,又名「聖峰。」 自白鹿山來,至是突起一峰,秀麗層疊,狀如樓閣,若人之企仰者,故名。
寶山 在縣西都下保蘭溪。其土可陶器,鄉人資以為財。下有「蘭溪窯。」
雲山 在都下保。按《縣志》在華蓋巖之北。長興山 勢,自都上保朝天峰來。
登高山 在縣西里心保,永安鎮之水南,形如覆鐘。按《閩書》「在禪頂南。」
白鹿山 在縣西安吉保。俗傳嘗見白鹿遊食其間。
雲蓋山 在縣西客坊保。山勢高峻,時有雲氣覆其上,有石巖懸絕,瀉瀑如簾。按《縣志》,「跨廣昌縣界,上有爐器。」
金龍山 在客坊保。山上有潭,舊傳有龍見於此。又有釣鰲嶺、堆穀峰、馬尾漈按《閩書》,晉時將樂人廖棠,讀書是山,終歲不出。內史王羲之遣价徵之,固辭不就。按《縣志》作金龍峰。
五龍山 按《閩書》:「在雲蓋山北,禱雨輒應。」 馬鞍山 ,在縣西上黎保謝子才有詩。
寶峰山 在縣西銀坑保。
龍歸山 在縣北永城保。山勢蜿蜒若龍,上有惠應祠,乃縣治主山分脈處。按《閩書》:「跨藍田、安寅、黃溪間,其木多漆。」
何家山 在縣北安寅保。按《縣志》:「山勢極高大,山口如洞,內頗軒敞,居民百餘家。」
仰天峰 在縣南長吉保。一峰突起而秀,乃鐃山第一脈也。其巔地勢平衍,中有池不涸。紫雲峰 在縣南隆安保。按《閩書》與嚴峰相峙。王仙峰 在縣東南鐃村保。峰尖而秀,有古木籐蘿聯絡其上,舊傳有王姓者修鍊其間。器材峰 在縣東洛陽保。其峰峭拔,旁有山如馬鞍。又有三峰尖秀,名筆架山。按《縣志》作炁村峰,又名文筆峰。
雞籠峰 在縣東洛陽保。山勢高大,望之狀如雞籠。按《縣志》,與炁村峰對峙。四十八峰 在縣東將屯保,其形如旗。按《縣志》,在仰天峰之東,迤邐而上。
雙仙峰 在縣東楚下保二峰對峙,如人拱立。按《閩書》亦名雙旻峰,泰寧謂之雙人石。按《縣志》,亦名雙門石,上有足跡。
金斗峰 在縣東楚上保。
朝天峰 在縣西都上保。
禪頂峰 在縣西,尖圓特聳。按《縣志》作禪嶺峰,一名白藤山,山多白藤,故名。
大峰 高可五百餘丈
小峰 高二百餘丈,俱在縣西。上黎保按《縣志》,「大峰在蟠湖嶺南,小峰在大峰下。」
白雲峰 在縣北永城保。高峻插空,嘗有白雲浮其上,舊有三峰亭。
筆架峰 在永城保。按《縣志》,在白雲峰之東。高圭峰 在縣北藍田保。按《閩書》,「其木多松。」 龍歸峰 在縣北界藍田、安寅、黃溪三保間。勢如萬馬奔馳,有石如門限。按《縣志》,一在縣北永城保歸龍山上。一在縣東楚下保東山上。西溪十二峰 ,在縣北桂陽保,與筆山相對。瑞雲峰 在縣北界開山、安寅二保間。
「大嶺 」 有二,一在慶豐門外,縣治發龍之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