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在北門後祀於此

馬明王廟 在縣西門內關帝廟右,即旗纛廟。「靈應宮 」 在縣懸鍾城,祀天妃。先時倭亂,廟俱燬,獨此見夢,賊懼,得存。

靈佑宮 :在縣城北,祀柔懿夫人。

海澄縣

山川壇 在八都南門外。《上曾社》。

社稷壇 在九都西門外。

厲壇 在九都北門外溪尾社。

城隍廟 :在縣治小東門內,隆慶年建。

朱文公祠 在明倫堂之右,省牲所舊址。外樹石坊前大門,中堂祀文公,後樓祀文昌。先在九都南門外,為風雨所圮。明天啟間,知縣譚世講改建於大海朝宗門外。崇禎五年,知縣梁兆陽以龍公祠祭費改充文公祠之需。又將八、九二都沿溪增築居舍,量增租銀七兩,補添祭費。後遭兵燹,復圮至。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李敬之改建於此。

姜、唐二公祠 在八都東林社,祀知府姜諒,唐九德也。名曰「甘棠」 ,有司春秋致祭。兵燹久毀。近有闔郡公銀一百六十餘兩,欲重建二公祠者,分收於各生監,更須清出。

王公祠 :在縣治直街之右。祀知縣王穀也。有司春秋致祭。

龍公祠 在港口,祀知縣龍國祿也。明萬曆四十年,分,守道劉洪謨批允綱銀以供祭祀。後祠燬於賊,邑人有議復之思。

槐浦廟 在縣槐浦。宋龍巖令陳競募建,祀陳將軍元光。

儒山廟 在縣八都。亦祀靈著王元光。

樓山廟 在樓山,以「樓經國、定國」 得名。是神附人,自言捍賊有功,應廟食。於是寓公柯大通倡眾建廟。後里人以大通嘗驅石成橋,以濟病涉,因作大通像配享。

慈濟宮 在縣青礁。宋郡守莊夏《記略》云:侯姓吳名本,生於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受室業醫,以全活人為心,按病投藥,遠近皆以為神。景祐二年卒,爭肖像事之。屬虔寇入,民相率請於侯,賊酋長死,因肇創祠宇,水旱祈禱輒應。適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 慶元間,敕為「忠顯。」 開禧二年,漳屬有警,忽有「忠顯」 旗幟「之靈」 ,賊不敢入,一方賴以保全。事聞,封英惠侯。今廟地入海澄界。

壽春宮 在縣東郊里許。舊為東嶽祠。明萬曆庚子,令龍國祿拓而宮之,為行春釐祝之所。前殿後寢,規制弘麗。檢討高克正為《記》。

寧洋縣

山川壇 在縣東舊巡檢司址。

社稷壇 在縣南。舊在縣西,明萬曆三年改移今所。

厲壇 在縣北

城隍廟 在縣西分司右。隆慶年間建。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縣王登賢「捐倡重修。」

魏公祠 在員當祀漳平知縣魏文瑞。明萬曆七年,詔立廟于擊賊遇害之所。十年,楊繼時置沒官租,辦春秋祭。其《祭文》云:「敕曰」 :「爾出閩邑,奮身勦寇,以死勤事,祀典攸宜。特賜爾祭,以嘉而忠。」

功德祠 在府館後。隆慶元年,為巡海道周賢宣建,原名「周公祠」 ,副使謝彬為記。萬曆十七年,知縣王澄以《春秋祀典》詳請撫院,得報可。復以庠士曹文華、曹鳴鳳建議設縣有功,立主配祭。後傾圮。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蕭亮捐俸鼎新,并奉魏文瑞董

良佐、鄧于蕃、黃夢鴻四公合祀,更今名。

觀音殿 在治南門,原社學。萬曆間,令李栻建,後燬。順治十七年,令蕭亮重建,額曰「普濟。」 一在麒麟山上,亦蕭亮重修。

「元天殿 」 一在麒麟山上,一在東關,一在城南舊接官亭右,俱係令蕭亮重修。

寺觀附

本府。龍溪縣附郭。

開元寺 在府治西北紫芝山麓。唐嗣聖間建於漳浦。明皇二十六年改今名。貞元間徙州治,與開元道觀同移建今所。環閣皆為院。舊所管九十六所。宋嘉定間尚存六十所。淳祐間減嘉定之半。元元貞間重建,而以西湖淨慧院併入之,總賜額曰「開元凈慧。」 萬歲禪寺有正殿、藏殿、法堂、戒壇、碧玉堂、大圓覺海堂、應真閣、鯨音閣、御經樓,極弘敞,為諸州禪林之冠。寺舊奉有唐明皇銅鑄御容及咸通塔、宋仁宗御書《經疏》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