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扆焉」 ,逾山即為三平。
石盤山 在縣南二十里。山頂有巖,有一石平坦如盤,故名。
虎頭山 在縣正南九十里。峙溪之上。山形如虎,故名。
鳥翠山 在縣正南六十里。秀色如翠削,其下有湖。以上三山俱在居仁里。
金山 在縣北七十里。形如金字,故名。中有一峰突起如老鵝頭,俗呼為「鵝髻山。」 鄉人築亭其上,祀九鯉湖仙,四方多求夢於此。
浮山 在縣北八十里龍巖界。和溪之下有鄉落曰「水頭」 ,舟行逆水,至此而止。山形如覆甌,與上下山不相連屬,如浮至然,故名。
橄欖湖山 與林壁山相連,形尖而厚,狀如橄欖。山下有湖,故名。
「榜眼尖 」 ,一名「林壁山」 ,與鵝頭山相連。出水晶,以李貞生於此,故人稱今名云。
蜂蒼嶺 在習賢里,距縣一十六里。以峰高入雲,四時蒼翠,故名。歐寮山自此山而生,石磴盤迴,路通汀贛,上有亭及公館。
朝天嶺 其山最高聳,四時雲霧接天,故名。頂有亭,有碑記。以上俱在永豐里。
雙溪 在縣治前。其一大溪發源於清寧里,自大溪峰歷銅壺洪瀨、西場寨,下趨吳田仙人渚、黑潭,至於縣前。其一小溪,發源於永豐里龍巖縣界,自員沙坂場歷金山湧口,趨龜洋,下硿至縣前,與大溪合,東流至峽口西渡,為府城南門溪入海。
深渡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源出龍巖縣界,趨龜洋入於小溪。
三團溪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源出上杭縣界,歷山城木寨會西場寨入於大溪。
古舊溪 在縣治南。上受瀝水,沿茭東過黑潭紆湖山,抵石壁而出。溪頭今寨。
九團溪 源出漳浦,歷洋頭徑下裡後市,出銅湖溪口。
「橫溪 」 源出小坪山,至溪口。
《小隔溪 》源出三峰,經侯山。
翠微溪 源出翠微社,歷三平寺,經圓濟橋下。以上四溪在縣南清寧里,通流入大溪。
海子潭 在縣西三里,接深渡、湧口二溪。磨石寶珠,兩峰如壁,一港如門,其深莫測。
峰蒼澗 在縣北五里。源出峰蒼嶺銅山寺前,至新寨過得仙橋入雙溪。
三腳澗 在縣北十六里。源出峰蒼嶺,經三腳橋入深渡溪。
長泰縣
良岡山 :在石銘里,距縣五十里。山麓有良岡寺。
羅侯山 頂圓而秀,縣治儒學在其麓。宋朱文公守郡行縣,蓋有仰止亭。明邑令張傑夫表其前亭曰「羅峰《名勝》。」 萬曆間,令方應時建捧日樓。後山地為民居所侵,令管橘清而歸之官,樹以松,蔥鬱蓊薈。萬曆戊午,大風折壞,遂不復修。登科山 縣前案山舊名競秀,又名來青,上有仙人殿、八景科山鐘動,即此。
新寨山 與羅侯相連,舊設泰安寨。宋時有寨官,今廢。
水晶山 :山如覆釜,上出水晶,故名。
重桂山 :周圍十丈許。為縣治右臂。
天柱山 在欽化里《八景》「天柱」 、「雲巖」 即此。詳見《古蹟》。
雙髻山 ,兩峰相峙如髻。八景《雙髻晴雲》即此。明天啟初,邑紳楊瑩鐘於此髻築石寨,名曰「天成」 ,中多佳勝,遂家焉。康熙丁巳,為賊所踞,遂燬之。
石岡山 在縣南里許,學宮文峰也。頂舊有塔,後廢。
為鼎山 縣治,案山也。上有龍泰巖,今廢。西峰山 在人和里界,麓有五仙祠,讖云「金釵形,玉梳案。」 即其地。
螺山 :在西峰之旁。圓立如螺形。
吳峰山 邑人楊虔誠先隱此。
《陳婆山 》:山赤,少樹木。
石鼓山 :昔傳風雨時聞有鼓聲。距縣三十里,在彰信里。
曷山 在恭順里。去縣五十里,雄峙東方。山少生樹木,流水成渠,高處田有十餘頃。絕頂有石室,祀山神,禱雨則應,祈夢靈通。
鼓鳴山 在善化里,距縣東北四十餘里。下有洞。《圖經》云:「風雨晦冥,則聞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