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尚缺。淳祐初,令趙與淯建四門樓。元至正十二年,達魯花赤買撒都剌始築城,圍七里,皆砌以石,高一丈二尺,為四門,建樓焉。環城浚壕,深三尺,廣一丈,西北倚山者塹之。明正德五年,流賊蜂起,知縣胥文相建窩鋪二十三所,重建北門樓,改名曰「朝天。」 七年城圮,知縣劉桐重築,增卑而高,圍一千一百七十三丈。嘉靖六年,知縣周仲又於城內增築上馬道,及清理城外侵地,舊城壕堙塞者,皆令民疏導之。三十八年,知縣劉欽命增築城垣,高四尺,為鋪二十四座。扁東門曰「將印」 ,西門曰「仰德」 ,南門曰「迎薰」 ,北門曰「拱極。」 仍於各門增築月城,週圍一千一百九十八丈。四十二年,知縣龍雨復創敵樓一十六座,南北郭外中逵各為高樓,名其南曰「鎮南」 ,北曰「仰北」 ,而北更高壯,可視四遠。萬曆以來,城中馬道大半頹塌。七年,知縣朱廷益增葺,易土為灰,間砌以石。

皇清順治十二年,墮於《海寇》。十三年,鎮守總兵《楊捷》

知縣李之琦與邑紳蔡而烷等召匠更築。城高二丈許,週迴一千七百九十八丈,垛一千九百五十有二,減窩鋪三,增敵樓二,復築臺於城之西北,扁曰「千秋保障。」 十五年,總兵王進功加建女城於城之四周。城池之制,至茲大備。康熙十三年,總兵劉炎作炮臺於雞籠山,與城為犄角。時千秋臺久廢。十六年,城守遊擊張國傑毀炮臺,重修之。三十三年,知縣朱自陞從居民鄭大中等請,以千秋臺有傷風水,申告院司,奉批拆卸。復令通邑里班修築周城之傾圮者。惟南北二敵樓久廢為墟,尚未議舉。康熙三十八年,邑人以舊制東、西、南各有水門,以洩城內溝渠之水。順治間,海寇日伺,防守官閉而築之。今昇平「久,宜復。」 知縣陳汝咸乃詳督撫開東西二水門,南水門閉塞如故。四十六年大水,東門城崩六丈餘,陳汝咸復捐銀修之。

龍巖縣城池 ,初惟編竹為限,後易以土牆。宋紹定三年,縣令趙性夫作西砦以避寇,今曰「官砦」 是也。淳祐己酉,令趙崇揆甃以石。元至元間,令黃士龍又即砦麓築土城,縣治仍在城東,寇至輒燬。至正甲申,邑人盧仲義倡議築城,并包縣治在內,役繁永果。丁酉,令趙昱成之,於是有上下二城。辛丑,達魯花赤鎖住閭以二城難守,乃聯築為一,鑿壕以護之。甲辰,令趙璉以西逼高山不利,又拓而大之。圍八百七十二丈,高二丈一尺,壕凡九百五十九丈,深一丈五尺。明洪武八年,知縣劉文彧復修濬之,為門六:東曰寅賓,西曰西成,南曰南門,曰南津,北曰北門,曰北關。城南=水門,各建樓其上。正統間,沙寇鄧茂七之亂,官民之居皆燼。成化五年,順天府治中邑人丘昂建言修城及乞戍兵。不報。六年,巡撫都御史滕昭申前請,得復城,及立守禦千戶所。未幾滕去,副都御史張瑄繼之。檄參將趙昌、知府王文等,計費令興。泉、漳三府協取磚石,委成於知縣韋濟。八年,乃興工闢舊城之西北隅,建守禦千戶所,砌築今城視舊增十之三,圍一千九十二丈,高二丈一尺。為門五,各以其方。西北為永寧門,各建敵樓,設窩鋪十,水門一,壕環之。濟陞任十四年,知縣伍星奎繼之而成。楊守阯「記。」 正德間,知縣余成、署所指揮楊拱辰,嘉靖二十六年知縣胡景華俱修。歲久,南城為水所齧,隨築隨圮,東門亦因以壞。三十三年,知縣湯相乃於城外築河為堤,長一百八十餘丈,以捍水患。改門名,東曰「賓陽」 ,西曰「迎薰」 ,南曰「留暉」 ,北曰「拱極」 ,西北曰「永寧。」 嘉靖四十年,饒寇戒嚴,湯相復增高城垣五尺,鑿壕廣一丈五尺,週圍增建敵樓四十一座。塞北門建最高亭於西北堞,以便守望。隆慶四年,南門樓圮於水。萬曆二年,知縣黎紹詵修築。四年,知縣馬章重建南郭門,自為「記。」 丁巳六月,大水暴漲,西南至東樓牆俱圮。知縣朱泰禎重築,增高南門樓數尺,御史王命璿《記》。天啟辛酉,水圮南隅,上下城三十餘丈,知縣張日祥修築。崇禎甲申,水溢數丈,西東南一帶城垣並南門樓與水俱盡。知縣董汝昌鳩民築之,縮小南門,非向明所宜。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王有容重建,巍大與四門等。

改為「文明門。」 先是順治初土寇屢犯。至九年王有容蒞任,重建西門樓,增設木柵,架敵樓一十三座,窩鋪相連。黃徽引為《碑記》。康熙二十四年,知縣江藻復營修之。東門樓為縣治下關。二十二年,知縣左峴以其低小不稱,乃復為之。增高數層,如砥柱然,展拓高大,創闢一新矣。康熙五十二年大水,南門、北門、西門城垣皆圮。知縣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