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一丈六尺。嘉靖九年設縣,遂為縣城。十二年,知縣何春,二十八年,知縣李尚理皆重修。三十七年,知縣龔有成增高城垣三尺,築南門月城,東西南北畔各築敵臺,浚壕四周,半通海潮。四十二年,知縣梁士楚仍築外城,周圍長一千二百餘丈。及築西關城,圍三百餘丈,內外壯固,邑人賴之。迨後承平,居民築室壕上為市舍。崇禎八年,知縣王政岐奉文清濬,潮水復通。十年,署印通判朱統鉉復增城濬壕,申禁「不許向後再行築室壕上。」

皇清順治十二年,為「海寇」所墮。十三年,知縣歐陽明、

憲更築

海澄縣城池 :先是,嘉靖三十六年地方寇亂,軍門阮鶚令民築土堡,議合八、九二都共圍,跨溪為橋,築垣其上。委通判汪銓督民出力,築灰土垣內外厚一丈有奇,高一丈八尺,馬道覆石坂外環河,闊二丈,已頗就緒。次年,倭至遂輟。繼以土惡煽亂,據為巢穴。隆慶元年設縣,將二都分為二堡。八都東北一帶,仍其舊垣而修葺之。西邊沿溪一帶,亦令築灰土垣,與舊垣相連。南邊一帶為草坂堡附焉。隆慶四年,本府知府羅青霄議以南北相距丈數倍,東西有乖形勝,且不便防守,乃撤草坂堡縮入。又於東邊拓民地,若于動支官銀,召匠砌石,知縣王糓又於丁糧內派徵佐之。始工於隆慶五年十一月,訖工於六年八月。周圍長五百二十二丈零,高二丈一尺。月城三重,窩鋪一十有二,垛口二千四十有五。門四:東曰「清波」 ,西曰「環橋」 ,南曰「揚威」 ,北曰「拱極。」 至萬曆六年,知縣周祚改西為「通津」 ,南為「耀德」 ,北為「承恩。」 十年,知縣瞿寅改南曰「萬峰雄峙」 ,北曰「大海朝宗。」 於東北築晏海樓,以障海口東北之虛。乙未,知縣毛鳴鳳議再拓不果。乃仍舊增高三尺,改大東門為小門,新亭小東門為大門,題曰「迎陽」 ,往來便之。小東門知縣龍國祿題曰《觀海》。天啟二年,知縣劉斯徠築東北一關,中為複壁,上通馬道,連港口堡。

皇清順治九年正月,叛將赫文興以縣獻《海寇》入據。

「增炮臺一座,復設月城於南、東二門,《形家》目為扼吭。仍於四城增築圓臺五處,安置炮位。又廓腰城,自中權關袤亙十餘里,南腰城外另添灰礫月城一圈,壓阻龍脈港口堡過溪橋頭,并築月城,浚月溝。腰城之外,壞民舍,掘墳墓,浚溝通潮,如其城而周之,開東北閘,建澄波之門,吐納於海,斷地脈,塞咽喉。」 迨康熙二十七年,知縣胡鼎建議僉同詳請督撫,復還東南向,開其所閉串門,去其新設曲、疊兩門,生氣始復。然大東譙樓修改狹小,四城窩鋪毀無一存,有待修葺。四十一年,知縣陳世儀以晏海樓久壞,復重建之。四十六年,邑人以西門月城有妨。

文廟具呈請拆不果,至今未復原制云。

寧洋縣城池 ,隆慶元年新設城垣,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周圍四百八十丈,甃以磚石,為女牆。門四:東曰「翔鳳」 ,西曰「登雲」 ,南曰「瑞麟」 ,北曰「佩玉」 ,各因所向為名,各有敵樓。東門一帶有瀘溝,西南北三面以溪為池。萬曆元年,知縣柳如梁增設窩鋪四所。六年,知縣鄧于蕃濬北城壕,達於大溪。十四年,知縣陳德言復更城門額,東曰「瑞應」 ,西曰「文明」 ,南曰「清波」 ,北曰「翔鳳。」

皇清順治十一年,土寇鄭鵬猖獗,燒東南二城門官

民之居皆燼。十三年,知縣蕭亮蒞任,重建二城門,併架敵樓各三間,修舊窩鋪四所,以便守望。後因淋雨,城樓多為倒塌。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李文然重修。二十八年,知縣沈荃增修城垣窩鋪,而圉始固。

漳州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龍溪縣附郭。

金水橋 在開元寺前,有亭。明知縣鍾宣改建。碩仁橋 在上街,有亭。南祠陳知府弘謨,北祠沈知縣昌期。今亭、祠俱廢。

北橋 在北橋街頭。舊稱中清,有亭。宋嘉定間燬,郡守鄭昉疊石修築,增高六尺,廣二丈餘,四隅植表,勒石,書「慶豐橋」 三字。淳祐庚戌,守章大任築土平之。明萬曆戊申,守方學龍從士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