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重建「觀音院」 於橋西,棟宇壯麗,是橋更為奇勝。康熙乙亥年火,丙子年里人重修,其亭尚廢。「東鋪橋 」 在東鋪街,有亭,今廢。
名第橋 即東橋。舊稱「東清」 ,有亭。唐元和間建,適周匡物登第,故名。水通東關閘。
天慶觀橋 在天慶觀東,有亭,今廢。
西清橋 即西橋,舊名「登仙」 ,有亭。其水通西閘門。以上為七陰橋。
洗馬河橋 在常平倉後。
丙申橋 在海道衙後。唐元和丙申年建,宋淳熙丙申重建,故名。橋上有姜知府諒祠,西向。對面有石欄。今祠廢欄存,尚有斷碑存。「申橋」 二字在地上。舊《志》以天慶觀橋為丙申橋,誤。
太古橋 在馬坪街東。明知縣吳楷改建。「龍眼營橋 」 在城東偏。
西溝橋 在西溝池邊
天妃宮後橋 、東閘橋 、西閘橋 以上為八陽橋,舊志以為「七陽」 ,誤。
南橋 在府治南門外
新橋 在南橋下流。按宋紹興間,於南門外始造浮橋。嘉定初,郡守薛揚祖易以石,長二十四丈四尺,翼以欄,眾謂之「薛公橋。」 每大水,橋西之田皆浸。其後守趙汝譡浚上流沙坂為港,又於橋南築乾橋十間,以殺水勢。復以乾溪之南別為小橋二十四間,接以石堤,抵於南岸,行者無阻。然橋堤相連,水至無從發泄,遂至漂屋殺人,其害不止橋西田受浸已也。明三百年間,屢遭水禍。成化十年,毀屋千百區,浮屍蔽江,橋堤衝決。自是屢修屢廢,費財不計。萬曆己亥,木復大至,知府韓擢上採先儒陳北溪之論,下順輿情,乃於東南隅水雲館前,建橋二十八間,長九十丈,廣二丈四尺,南接於岸,是為新橋。北建文昌閣,南建鎮海樓,士庶欣然樂助,不數月而成。惜董役者為基不固,未幾傾圮。而守道沈一中、龍溪知縣沈純如、袁業泗、巡按陸夢祖、知府閔夢得,後先修復舊橋。議者以為陳北溪謂「南橋當移造於東南水雲館。前者水勢至此,灣環迴洑,可避上流之衝,不至屢壞,可省民財。又連接八卦樓以包絡元氣。」 現出三台洲,最為得所。而南橋當水之衝,上閉水勢,雖曰利涉,於民居不便,地理亦礙。又時衝壞,修治維艱。於時舊知縣袁業泗復任本府知府,偕同知邵圭、知縣計元勳俱重修新橋焉。然舊橋竟以便民,亦不廢,而兩橋並建矣。
虎渡橋 即江東橋,在柳營江,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宋紹熙間,守趙伯逖始作浮梁。嘉定間,守莊夏易以板橋,疊石為址,釃為十五道而屋之,名通濟橋。然下棟上板,時復修葺。嘉熙丁酉,厄於火,鄉宦陳正義謂「宜以石為梁」 ,會守李侍郎韶捐錢五十萬為之倡,顏侍郎頤仲捐金佐之。時五羊倅莊夢說慨然以紹先志為己任,率親舊裒施。於是陳正義董其役,四年而橋告成。長二百餘丈,梁長九丈餘,厚亦如之。橋東西各有亭,郡守黃朴為之記。明三百年間,數壞數興。至嘉靖四十四年,知府唐九德大修,砌石為欄,東西豎二關,東曰「三省通衢」 ,西曰「八閩重鎮。」 宏偉壯麗,江上巨觀。
打紙橋 、回望橋 、郊野橋 :俱在東廂。
安豐橋 、聚溝橋 俱在西廂。宋知縣陳安節建。至順元年,漳饑,設局炊糗賑濟。標橋為「飯總橋」 ,饑民從橋頭逐隊跪給。有徵士鄭穆生、吳秦履、王文奕、李灼等恥無禮,投橋下死。今呼「飯桶橋。」
佘使君橋 舊佘使君家在焉,故名。
柵尾橋 舊造船置柵於此,故名。
壩仔橋 與新橋並建,後毀。康熙四十年,太學生唐察募眾重修。
雲水橋 :在北廂威惠廟左。
觀音院前橋 、「《濱江》橋 」 、「險橋。」
雲梯橋 錦江橋 以上俱在十一都。木棉橋 。景泰七年知府謝騫建。
古縣橋 弘治間,邑人黃敦慶募修。
宅前橋 以上俱在十二、三都。
塔尾橋 、養龍橋 、湯坑橋 。下有溫泉可浴。
和溪西橋 橫溪橋 以上俱在二十一、二都。
南平橋 、徑頭橋 、太平橋。
瑞泉功德橋 ,松州「太平橋 。」 浯滄橋。
石佛橋 杏林橋 以上俱在「二十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