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禎四年重修

名第橋 在盧沈港左。刱建無考。元大德九年修,《碑記》現存。

福安橋 俗呼「新橋」 ,在吳邊社。元建。

皇清康熙十七年,寇燬,邑人太學陳寅亮捐資重修。

易石

盧沈港口橋 有木、石二橋。木橋在港口。萬曆間,長泰鄉紳戴燿營新市于石碼,始通道,刱建石橋,稍縮入在內。二橋俱石碼鎮往邑治孔道。雲梯橋 在盧沈港內。橋南屬本縣九都,橋北屬龍溪十一都。

官田橋 成化十五年圮。十八年里人曾于南等重修。

億連橋 洪武間建。成化間同知蔣濬重修。南溪前橋 、上三橋俱六、七都。

嶼兜木橋 洪武間建,今廢。

七星橋   車麟橋 以上俱四、五都。滄江橋 在三都。舊名「黃公橋」 ,宋造,元、明各重修。後石板壞其一,懸棧以濟。

皇清康熙三十六年,修造以石。

龍海橋 在九都溪澄交界處。

榕川碼渡 埠頭甚大。海滄、衙裡、澳頭、石美、廈門溪邊、安海、石碼、化溪、南門浦頭處,皆有渡船可通。

《溪邊渡   海》《滄渡 渡船》。稅縣徵銀,配祭「旌忠祠。」

衙裡渡 俱三都

新安渡   沙坂渡   、嵩嶼渡 俱在一、二、三都。

浮宮渡   蔡家渡 俱在四、五都。崇禎元年設南市尾、北草埔頭,往來如織。豐田不及濟,苦於守候。蔡封君廷佐、憲副國禎捐資築埠,買二舟,募工駕使,舟埠稅一無所問,鄉人便之。豐田渡 在六都。明萬曆十六年邑令周祚呈設官渡二隻,以便往來,人為立碑。

虎渡    新渡    檺林渡 俱六八都。

珠浦渡   田尾渡 俱在九都。

龍窟渡   、石潯渡 二渡俱從海門直抵同安沈井鋪,一潮汐可到商旅省。路程二百里,往來甚多,但不時有風波之險 。以上諸渡,或存或廢,姑志舊蹟,以俟興復。

寧洋縣

寧濟橋 在城南。萬曆五年,知縣鄧于蕃建,壘石構亭九十八丈。九年圮於水,知縣楊繼時移前十餘丈重建之。崇禎間,又以洪水廢,《形家》謂:「此橋關鎖三溪,聯合兩洋,有關風水,宜復。」 青雲橋 在城南,舊名「玉江。」 萬曆間,知縣黃夢鴻改建。崇禎間圮於水。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蕭亮捐建。甲寅燬於亂。康熙

十六年,知縣陳運泰重建,後浸頹壞。三十一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同建。

太平橋 在南門。舊屢廢興。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重建。

西洋橋 在西門。知縣蕭亮因寧濟橋未復,始建,以通集、永二里之往來,興廢不一。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沈荃捐俸屬里民重建。

金京橋 :在城南七里。

香山橋 :在城北二十里。

城口橋 在城東五十里。

錢公橋 在城北四十里。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蕭亮新建。

蚌口橋 在城北七十里。

山谷橋 在城東二十里。

嶺兜橋 在城北二十里。

利濟橋 在城南四里。明萬曆間,知縣許一元建,久廢。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沈荃重建。

田中央渡 在縣南三十里。編渡夫。一名「小溪渡 」 ,在水口。不編渡夫。

赤洋埔渡 在縣西四里。令沈荃造船,編渡夫一名。

公館渡 :在縣南五十里。令沈荃造船,編渡夫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