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8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古城湖   六灌湖 以上五湖并五重湖、俱隸致思湖河泊所。

東陂、鬥港 二水東南而來,有若鬥也。

紅硃港 :因有赤土而名。

長港 自所至江口五里。

「舒濟」 港 :以其寬而可濟也。

東港 在縣之東

高公港 :《高氏世業》。

長茭荻港 今名頭陀湖。

青泥湖 、柘硃湖 今俱歸併「致思湖。」

石頭潭 :因潭中多石,故名。

烏龜潭 ,在致思湖中。

《楊家洲 》,楊氏之業也。

韓家坑 、金雞坑 、銅蓋坑 ,俱隸黃岡湖。「譚家塘 」 ,譚氏之業也。

《湯家,蕩 》湯氏之業也;

烏龜草蕩 在小蘆湖中。

《沙池 》:其地沙居土上,蚌蛤交其上。

落星池 在文廟櫺星門下。中一石傳為落星,赤瑩古秀,若類象形。明尹莫公因建「落星亭。」 今亭廢址尚存。

上放生池 在縣治東

下放生池 在上放生池之右。舊《志》云:「積水防虞,畜魚不取,故名。」

溫泉 在縣西南石頭口上港中,其水溫。蜜泉 在縣南蜜泉湖中,其水甘。

石頭口 ,在縣西南八十里。自臨湖之東,蒲圻之北發源,經蓴湖三十里入於江。

嘉魚口 在縣西北五里。自太平湖河泊所隸諸湖之水,由其口而入於江。

陸口 在縣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陸溪口。」 《蒲圻縣》。

高嶺山 在豐城外

王家山 與高嶺聯絡,形如展誥。其陰為老虎坡,為豬首山,其側為和尚嶺,為玉虹橋,稍下為瑤圃廟。

鳳凰山 :距縣三里。三峰層秀,山半平衍,有泉、有池、有洞。下有鳳凰寺,為神僧巋玉岩跏趺處。初,山分三支,中支為鳳凰山,趨於縣治,為金、疊諸山落脈。

鐵山 距縣三里。北為白水畈,南為公安,有公安泉。

茅山 距縣十里。其陰為「風潭」 、為亭,其右為牛鞍石、為官田、為車埠。

五洪山 距縣十里。其上有泥壺坪,其下有溫泉,沸如湯,曰「湯塘。」 又有寒泉,曰「冷塘。」

獨山 距縣十二里。孤峰特秀。其陰為「橫岡」 ,為「蕭橋。」

偏髻山 ,距縣十五里。上有玉蕭諸峰,《蟬蠕》而下,為斗門畈。

黃茅山 距縣二十五里。綿亙巃嵷,脊如湧浪。其陰為觀音寺,中有龍泉者二。其陽為黃泥洞。石門山 距縣二十八里,有雙石如門。

洪山 距縣四十里。自平畈特起,形若騰獅。上有古廟,創於宋淳熙間。

芙蓉山 :距縣四十里。峰巒秀麗如花。

蒲首山 :距縣四十里。明祭酒魏觀讀書處。其中有燕岩庵。其陽為新店。其陰為泉坑渡、為大姑橋。

王子山 :距縣四十里。

瑞雲山 :距縣四十五里。其下有大濟寺。其陰為東港,下為樓。

獅子山 :距縣五十里。山聳峭、嶇嶔,壁立河岸,勢若崩雲。一名城頭嘴。

范包山 :距縣五十里;為吏部余開熙祖墓。水口羅星。

金獅山 :距縣十里。蹲踞如獅,上有金獅觀。其南為紫金泉、為沙田畈,下為鏡潭。

玉岩山 :距縣十二里。下有上方寺,面峙關山,流接荊泉,為洞宗元潔和尚祖庭。

荊泉山 ,距縣十二里。其下為荊泉洞,洞中有石臺、石田、石鐘、石鼓,備極天巧。泉在洞旁,初出幽黝無聲,名曰秀水。可半里許,始震撼如雷。按《通志》云:自洞口入,行可百步,別有門甚狹。好事者嘗裹糧窮其源,信步趨出,則在崇陽之葛藤坪,距洞門已百餘里。洞門有六泉,左曰荊泉,為最著。泉門闊四五尺,水涵其半,旱禱之,悃狀投入,久之不出,則受之矣;否則即出。以瓶汲水,舁去,水自湧出。瓶口則雨;水不滿,雖雨亦微。丫髻山 ,距縣二十里,雙峰如髻,上有葛仙祠。其陰為土橋。畈為王子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