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8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斧頭山 在縣北三十里。其狀類斧,又謂「斧尖。」 牛鼻山 在縣東八十里,以形似名。山下有潭,深百尺,四面青蘿綠竹可觀。

棠梨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仙人跡。

金龍尖山 在縣東南十二都。其下為金龍洞。紫山 在縣北二十里。

鶴巢山 在縣西南上十一都。大橋如鸛形,上有「侍御唐震書院《丘隴》。」

龍溪山 在縣東南二都。

碧泉山 在縣東南四都。有龍池,四時不涸。海龍寺在其下。

石屋山 在上十三都,去縣南二十里。崖石凹折,深敞如屋,几榻俱存,可蔽風雨。

長嶺 在縣東二十五里,官埠港發源。

雙嶺 在縣南十里,一嶺至潛山,一嶺至通山。實竹嶺 按《通志》在縣東四十里

石鼓嶺 在縣西三里,有石如鼓。

運河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與崇陽縣分界。浚水嶺 在縣南五十里,與通山縣分界。苦竹嶺 在縣西南五十里,與崇陽縣分界。仙人墩 在縣東南三都。上有仙人跡。

石龜洞 在黃茅山下。洞門甚狹,既入輒寬平。有石盆、石床。又有石狀如龍首,水自中吐入石盆,禱雨得石龜者即驗。今名「石燕洞。」

白崖洞 在十二都。深窅莫窮,歲旱禱雨有應。蔣師洞 在上十三都。洞門凹折入數十步,豁然宏敞,一水內流,窅不可測。崇禎末,男婦於中避流寇者數萬計,賊攻之不克。其上為黑山寨。金龍洞 在金龍山畔。入數步,石澗隔之,人不能越。岸有柳眠生,為橋以渡。內列石田,溝塍皆具,岩石險峻,古仙七人修煉其中,白日沖舉,丹池存焉。明崇禎間,道人一微栖此,辟穀於洞門絕壁懸搆一樓,後一微火化去。

九龍洞 ,在縣南三十五里常輪山下。舊名「寓仙」 ,懸碞峭壁。既入洞門高廣,有龍王祠,久廢。洞旁有門,門內深黑,高低莫測,束燎而行二里,上有白石若幕,滴乳結成龍蛇狀,水涔涔出其口,下有石盆盛之,寒氣襲人,雖六月如冬。明時因旱,官民詣洞為文以告,其雨如注。仍命鑿石為龍象祠,祀龍王於此,更今名。洞前石磴有「千首塔。」

朱潭腦 在縣西北河朱老廟後。元末,縣署為紅巾賊所燬,遷治於此,遺基尚存。明甲辰,仍遷舊治。

旗鼓腦 在縣南十五里。相傳為曹操治兵處。銅盤堤 ,在縣南四十里。堤有四門,各廣二丈,古蠻獠保聚於此。今名「銅門城。」

「咸之水,其經流曰淦川」 ,支流曰官埠港、赤口港、北洪港,皆從淦水匯為紫潭,曰馬橋河、丁泗河,入西良湖;曰桃林港、賀勝橋河,入黃塘湖,而與紫潭諸水瀦於斧頭湖,達金口入於江。在東境者曰「東水」 ,東北入武昌,高家河出樊口,入於江西河。淦水 其源有二:一出縣南五十里峻水嶺及白崖泉,數里至白沙橋,西北流與鳴水泉合流而為雙㲼港。至洪崖山,名蘋花溪,至於高寨。一出桃花尖之桃花泉,至白楊橋,歷三峰寺,出黃鉅橋,與蘋溪合流,至馬家橋西折抵潛山,溫泉入焉。北出為石洪,名「大龍潭。」 經白茶坂西流為小龍潭,白木坂水入焉。過青林北出為盤泗洲,下好橋水入焉。迴為茅潭,南至掃箒山,北出洞口,至金山,名淦川,為西河渡。經縣治西北,城下有洲,曰「游龍灘」 ,曰「洗馬潭」 ,曰「浸水。」 又折而西北,至鳳凰山下,為羅家渡。過朱老廟,又折而東南,至縣治後,名立寨溝。復東西縈折如帶,五曲,至官寨、官埠、赤口二水入焉,為小港口。過雲鼎寺,乃匯為紫潭,湖北洪水入焉。至白公潭北入於斧頭湖。

東水 按縣治水有二:一發源石坑,出黃牛山陡石口,至楊湖橋,經團田畈,出舒鐵口,過石門山東北入武昌高家河,一出桃花尖之陰,過金雞山至祝家橋,下流與石磴、小賽畈水合流,歷游家橋東北入武昌大港,達高家河,匯於東良子湖,出樊口入於江。

賀勝橋河 出上五都私塘畈,至躍馬橋,過青山廟北達於賀勝橋,入黃塘湖。

宿曹湖 在立寨溝北。曹操宿兵於此,因名。居縣治之後,一曰「後湖」 ,又曰「咸寧湖。」 下與紫潭湖連,淦水縈帶其中,秋水泛漲,儼然巨浸。

紫潭湖 在縣西十五里雲頂寺右。潭水甚深,雖大旱不涸。

關陽湖 在十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