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8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新安港 在縣東二十里。源自黃龍山,流至菖蒲港口與雋水合。

東港 在縣東十里

太平港 :在縣東五里。

馬港 :在縣南四十里。

南港 :在縣西三十里。

梅港 在縣西北十五里。

營家埠 在縣北十里

槎陂 在盤庚里

陳陂 在石橋里

河陂 在上太里、下太里。

石桐陂 在下太里,東二西一。

闊陂 在甫田里

三龍陂 在崇仙里

黃土陂 在修竹里

新莊陂 在梓木里

大陂 在梓木里

桐樹陂 在新安里

庚陂 在上黃里

青陂 煙竹陂 、馬坑陂 俱在下黃里。泥陂 在來蘇里。

楠木陂 、風子陂 俱在上黃里。

石陂 在下太里

東塘 在新安里

西塘 在來蘇里

南塘 在上黃里

北塘 在甫田里

分水泉 ,在縣南四十里。自黃龍山分流,與雋水合。

九股泉 在縣東三十里。

甘泉井 在縣治蕭家崙甘泉坊下,今廢。義井 在縣東二十五里。昔吳述道七代同居,共飲此水,故名。

金家井 在縣治南門內。

興國州

大銀山 、黃姑山 、龍蟠山 ,三山皆州治之來山也。蜿蜒起伏,至州而止。一為州治後山,一為儒學後山,勢若龍蟠,三面皆水。

雞籠山 在州東五十里,世傳伍子胥屯兵處。大坡山 與雞籠山相望,旁有石樓嶄然,拔出眾山之上。里人于此造茶,名曰「坡山鳳髓。」 東坡謫黃州過此,有《掃壁歌》,刻于石。

軍山 去州五里許

城山 亦去州五里。世傳南唐主李煜屯兵于山嶺,遺堞尚存。山北有西、南兩營,乃駐軍之所。印山 ,在縣南十里,水漲如印,浮水面,圓正清碧,在常湖中。又《武昌記》云:「陽新縣月山,高二十丈,有石髣髴如印云。」 鍾山 ,距州八十里,上有墨池,世傳鍾繇洗筆,池水盡黑。

渫泉山 ,去州十三里,上有真如寺。

東山 去州二十里

顏子山 去州三十里,宋道士雷時中居之。山有二峰相連,狀如筆架,景甚閑雅。

新田山 去州五十里,上有甘泉,甚潔,里人以造茶,味勝他所,稱其茶曰《桃花絕品》。

太平山 去州一百九十里,與九宮山近。宋道士張自然仙蛻於此。山景二十有二,侍講揭萬石每景各賦一絕。

石榴山 在州西五十里,今名「百福山。」 四面險隘,元末,人多避難於此。

小箕山 ,去州七十里。

大箕山 ,去州八十里。

石鼓山 ,去州八十五里。《元和郡志》云:「山有石鼓,鳴則雨。」

龍角山 ,去州九十里。上有七峰,兩峰相對,初云「龍耳」 ,後改「龍角。」

大墓山 距州北十一里。世傳唐李靖母墓在其上。有讀書堂,有墨池。上有三十六峰,下有靈泉,可以禱雨。

荊山 上有「玉印洞」 ,相傳卞和得璧處。

宋家山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宋山《樵唱八景》之一。

天尊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其山至高,周四十餘里。

盆山 在州北三里

犀牛山 在州北二十里。上有石臺,平如掌,稱仙姑臺。相傳有仙姑經此,化為犀牛,遺蹟猶存。大丫山 ,去州四十里。

小丫山 ,去州五十里。

馬赤山 ,去州六十里,崖石赤,狀如馬。